5.5 波的干涉与衍射

5.5 波的干涉与衍射

1.(2020·崇明·一模)两同频波源Ⅰ,Ⅱ在水槽中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a,b两点是两列波相遇点,则两点的振动情况( )。

A.a,b两点都始终加强 B.a,b两点都始终减弱

C.a点始终减弱,b点始终加强 D.a点始终加强,b点始终减弱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2020·虹口、静安·一模)小河中有一个实心桥墩P,A为靠近桥墩浮在平静水面上的一片树叶,俯视如图所示。现在S处以某一频率拍打水面,使形成的水波能带动树叶A明显振动起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提高拍打水面的频率 B.降低拍打水面的频率

C.只要拍打,A就会振动起来 D.无论怎样拍打,A都不会振动起来

3.(2020·浦东·一模)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CA,BD是挡板,它们之间有一个缝,S是波源,相邻两波纹之间的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穿过缝之后( )。

A.波纹间距变大

B.波的振幅变大

C.观察不到衍射现象

D.偏离直线传播路径

4.(2020·普陀·二模)如图为波源O传出的一列水波,相邻实线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通过孔A,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第4题图)

B.波通过孔B,不发生衍射现象

C.波遇到障碍物C,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波遇到障碍物D,不发生衍射现象

5.(2020·宝山·二模)如图所示,S1,S2是位于水面的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波源,振幅为A。P,M,N三点均位于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且PM=MN。某时刻P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N恰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则( )。

A.P,N两点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B.M点位移的最大值为2A

C.P点的位移始终是2A D.N点为振动减弱点

(第5题图)

(第6题图)

6.(2020·闵行·二模)如图为甲、乙两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甲波向右传播,乙波向左传播。质点M位于x=0.2m处,则( )。

A.这两列波会发生干涉现象

B.M点是振动加强点,所以其位移总是最大

C.此时M点位移为零,故M点是振动减弱点

D.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过甲波周期,M点将位于波峰

7.(2020·松江·一模)如图所示,S是水面波的波源,S1,S2是挡板上两个能够打开或闭合的狭缝(SS1=SS2,狭缝的宽度比波长小得多)。如果S1,S2都打开,则水面波在挡板右侧发生_________现象;如果S1打开,S2闭合,水面波通过狭缝S1发生_________现象。

(第7题图)

(第8题图)

8.(2020·嘉定·一模)在“观察水波的干涉现象”实验中得到某时刻的干涉图样,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两列波各自传播时的波峰和波谷,若两列波的振幅都是5cm,在a,b,c三点中,振动始终减弱的点是_________;a,c两点的最大高度差为_________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