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
1.(2020·闵行·一模)某小组设计了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第1题图)
(1)所用传感器的名称是_________;
(2)以下实验步骤中不必要的是_________。
A.将小车从轨道上某处释放,测出经过两个传感器的速度v1和v2(轨道摩擦可忽略)
B.在轨道上安装两个传感器,测出它们的高度差h
C.连接DIS实验线路
D.测出小车的总质量m
(3)多次改变两个传感器的距离,测得h及对应的v1和v2,取
,并作出Δv2-h图象,如图(b)所示。实验中每次释放小车的位置___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相同;该图线的斜率k=_________。
2.(2020·虹口·一模)如图所示,两块三角形的木板B,C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顶点连接在A处,底边向两侧分开。将一个锥体在A处由静止释放,发现锥体自动地沿木板滚上了较高的B,C一端。不计摩擦损耗,此过程中锥体的机械能___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试解释这一现象:

(第2题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0·杨浦·一模)学生实验“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如图(a)所示,某组同学在一次实验中,选择DIS以图象方式显示实验的结果,所显示的图象如图(b)所示。图象的横轴表示小球距D点的高度h,纵轴表示小球的重力势能Ep、动能Ek或机械能E。试回答下列问题:

(第3题图)
(1)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固定于小球下端、宽度为Δs,且不透光的薄片J是________,传感器K的名称是_________。
(2)在图(b)所示的图象中,表示小球的重力势能Ep、动能Ek、机械能E随小球距D点的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线分别是_________(按顺序填写相应图线所对应的文字)。
(3)根据图(b)所示的实验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0·黄浦·二模)(1)光电门两侧的光电孔内分别安装了红外线的发光管和接收管,当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光电门记下挡光时间Δt。若挡光片的宽度为d,则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这个速度可以被看做瞬时速度的条件是_________。

(第4题图)
(2)在“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光电门用来测量摆锤经过不同位置的瞬时速度,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
①(单选)关于在这个实验中光电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摆线长,使摆锤摆动时摆线能通过光电孔
B.测量中,光电门始终固定在某个确定的位置
C.摆锤释放器的位置要随光电门的位置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
D.每次改变光电门的位置,要用测平器使光电门的光电孔与所测点位于同一水平线
②在某次实验数据基础上,作出的摆锤在下摆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随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则其中_________(选填“Ⅰ”或“Ⅱ”)是摆锤动能随高度h变化的图线,该图线斜率大小等于_________。
5.(2020·虹口·二模)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轻质细线的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连接圆柱形的摆锤P,在摆锤摆动的路径上,固定了四个光电门A,B,C,D。实验时,分别测出四个光电门到悬点O的高度差h,从某一高度释放摆锤,利用光电门测出摆锤经过四个光电门的速度。

(第5题图)
(1)利用光电门测量速度时,可以测量摆锤的直径作为_________。若摆锤直径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小,则摆锤动能的测量值比实际值_________。
(2)该同学认为:测得摆锤的质量为m,可由公式Ep=-mgh计算出摆锤在A,B,C,D四个位置的重力势能。他这样计算重力势能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同学在得到摆锤经过四个光电门的速度v和光电门距离悬点O的高度差h后,作出如图(b)所示的v2-h图线。若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该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_。决定图线与纵轴交点位置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