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3.4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2020·宝山·二模)图(a)为“用DIS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第1题图)

(1)小车上安装的是位移传感器的_________部分。在保持小车的_________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关系图线。

(2)分析发现图线在纵轴上有明显的截距(OA不为零),这是因为_________。

(3)(单选)图线AB段基本是一条直线,而BC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实验的次数太多

B.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C.钩码的总质量明显地大于小车的总质量

D.释放小车之前就启动记录数据的程序

在多次实验中,如果钩码的总质量不断地增大,BC曲线将不断地延伸,那么该曲线所逼近的渐近线的方程为_________。

2.(2020·长宁·二模)(1)图(a)为“用DIS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所选钩码的质量要远_________于小车的质量(选填“大”或“小”)。固定在小车上是位移传感器的_________(选填“发射器”或“接收器”)。

(2)图(b)是小华同学设计的“用DIS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另一套实验方案。在轨道上的B点处固定一光电门,将连接小车的细线跨过滑轮系住钩码。把小车放到轨道上,挡光片的前端位于A点处,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①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0.5×10-2m,小车上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0.5×10-2s,A、B距离LAB=1m。则小车过B点的瞬时速度vB=_________m/s,加速度a=_________m/s2

②说明采用该实验方案测加速度时,产生误差的原因。(说出一个原因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题图)

3.(2020·徐汇·二模)在“用DIS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实验中:

(1)甲同学采用位移传感器测量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位移传感器测得小车的v-t图象后,分别得到t1和t2时刻的速度v1和v2,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

(2)乙同学采用光电门测量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b)所示。将小车放置在轨道上,使挡光片的前端位于A点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小车,测出小车上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测出A到B的距离L和挡光片的宽度d。

①根据上述物理量,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

(第3题图)

②(单选)在该实验中,下列操作步骤中必须做到的是( )。

A.要用天平称量小车质量

B.钩码的质量应该远小于小车质量

C.每次测量均要改变小车的质量

D.不论轨道光滑与否,轨道一定要保持水平

(3)光电门常被用来测量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请分析这种测量方法中误差产生的主要来源?得到的速度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

4.(2020·虹口·二模)图(a)为“利用DIS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阻力忽略不计,得到a-F的关系如图(b)所示。则实验过程中需满足的条件为( )。

A.小车质量较大且不变

B.小车质量较小且不变

C.钩码质量较大且不变

D.钩码质量较小且不变

(第4题图)

5.(2020·普陀·二模)如图(a)为“用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回形针的重力大小代替小车所受拉力的大小F,并通过DIS系统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某同学第一次将轨道水平放置进行实验,作出a-F图线;第二次将轨道倾斜放置(B端垫高,轨道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进行实验,作出a-F图线。如图(b)所示图线是在轨道_________(选填“水平”或“倾斜”)的情况下得到的,图线纵截距最大可达到的值为_________。

(第5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