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功与能问题

11.4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功与能问题

1.(2020·杨浦·一模)如图所示,金属框架ABCD(框架电阻忽略不计)固定在水平面内,处于竖直方向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其中AB与CD平行且足够长,BC与CD夹角θ(θ<90°),光滑均匀导体棒EF(垂直于CD)紧贴框架,在外力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v垂直于导体棒EF。若以经过C点作为计时起点,导体棒EF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则电路中电流大小I与时间t,消耗的电功率P与导体棒水平移动的距离x变化规律的图象是( )。

(第1题图)

2.(2020·黄浦·一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阻值为R、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从位置A由静止下落,恰能竖直且匀速进入下方磁感应强度为B的有界匀强磁场(不计空气阻力)。求:

(1)在A位置时线框的下边到磁场上边界的距离h;

(2)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q和线框上产生的热量Q;

(3)分析并说明从开始下落到线框下边到达磁场下边界的过程中,线框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第2题图)

3.(2020·松江·一模)如图(a)所示,abcd是一粗细均匀、电阻为R、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放在倾角为θ、足够长的光滑斜面顶端,有界磁场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宽度为L,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ef,gh为其上、下边界,上边界ef与cd边相距为d0,ab,cd,ef,gh均与斜面的底边平行。现将正方形线框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ab边进入磁场时,线框刚好匀速运动。求:

(1)ab边进入磁场时,线框的速度大小;

(2)在线框进入磁场区域的过程中,通过线框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

(3)在线框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cd边中产生的电能;

(4)若线框释放的初始位置稍稍降低,请在图(b)中定性画出线框在斜面上运动的v-t图象,并作简要说明。

(第3题图)

4.(2020·杨浦·一模)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一有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与竖直平面(纸面)垂直,磁场边界的间距为L,磁感应强度为B。一个质量为m、匝数为N、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竖直方向运动,线框所在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且线框上、下边始终与磁场的边界平行,导线框总电阻为R。t=0时刻导线框以速度v0进入磁场(图中位置Ⅰ)。经历一段时间后,当导线框的下边恰好与磁场的上边界重合时(图中位置Ⅱ),速度刚好为零。

(1)求导线框在位置Ⅰ时的加速度大小;

(2)求从位置Ⅰ到位置Ⅱ的过程中,导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

(3)简单描述导线框从位置Ⅰ到再次回到位置Ⅰ的运动情况,并定性画出导线框从位置I到再次回到位置Ⅰ时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

(4)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导线框克服安培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试判断W1与W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判断依据。

(第4题图)

5.(2020·虹口·二模)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位于光滑水平面内,线框的右侧区域Ⅰ内存在宽度为L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水平面。线框在功率恒为P的外力作用下,ab边恰好向右匀速穿过磁场。ab边进入区域Ⅱ后,立即受到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作用,即Ff=kv,k为恒量。求:

(1)ab边在区域Ⅰ内运动的速度v0

(2)分析说明线框cd边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3)若cd边在穿过磁场的过程中,线框克服阻力做功为W,求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

(第5题图)

6.(2020·松江·二模)如图所示,CEG,DFH是两条足够长的、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在CDFE区域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的右端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左端与光滑弯曲轨道MC,ND平滑连接。现将一阻值为R,质量为m的导体棒从弯曲轨道上h高处由静止释放,导体棒最终恰停在磁场的右边界EF处。金属导轨电阻不计,EF左侧导轨光滑,右侧导轨粗糙,与导体棒间动摩擦因数为μ。建立原点位于磁场左边界CD、方向沿导轨向右的坐标轴x,已知导体棒在有界磁场中运动的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即满足关系式:,v0为导体棒进入有界磁场的初速度。求:

(1)有界磁场区域的宽度d;

(2)导体棒运动到x=d/2处的加速度a;

(3)若导体棒从弯曲轨道上4h高处由静止释放,则导体棒最终的位置坐标x和这一过程中导体棒上产生的焦耳热Q。

(第6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