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微表情,无声地哭泣
由于外界刺激源的力度和当事人抑制情绪的程度不同,悲伤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等级:号啕大哭、正常的哭、抽泣、闭着嘴默默流泪、委屈、忧伤等。当然,如果是饱满的悲伤情绪下的痛哭,是可以很容易辨认的,因为这样的表情特征是最清晰的,不过,对于其他不同程度的悲伤表现,我们就不那么容易辨认了。对此,我们可以从其哭泣的不同表现来解析对方的悲伤,从其眉毛、眼睛和嘴巴可能会出现的细微表情窥探其真实心理。
不同程度的悲伤表情是不一样的,此外,由于刺激源力度的不同,所带给人们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一个人的悲伤表情中解析对方的悲伤程度,一个人哭泣的表现会随着外界刺激源的力度大小以及人们抑制悲伤情绪的程度而变得不同。比如,当一个人遇到了重大的家庭变故时,他内心的悲伤是极致的,但因抑制情绪的本能反应,他所呈现出来的表情可能就是闭着嘴哭泣。
1.闭着嘴痛哭
相比较痛哭的表情,有的人会闭着嘴哭,或许,当他抑制不住的时候,会掩口哭泣。这样的表情,除了嘴部变化比较显著以外,额肌会进一步加强收缩,将眉头向上提拉,双眉皱起,向中间聚拢,对此,我们所看到的表情呈现是:双眉下压,眼睛紧闭。当然,没有人会睁着眼睛痛哭的,即便是最擅长演哭戏的演员,他们所能做到的也是睁着眼睛默默流泪。一旦悲伤情绪涌来,就会导致情绪波动加剧,随之而来的动作就是紧闭双眼。
通过这样一种哭泣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当事人内心的悲伤是难以言说的,他是在本能地抑制自己悲伤情绪的释放,因此才会有“掩口”这样的动作。
2.号啕大哭
号啕大哭的表现:双眼紧闭,流泪,脸部抽搐,全身抑制不住地颤抖。这样痛哭的表现,定是刺激源力度强烈所造成的,如传来亲人去世的噩耗等等,这样的特别情境就会出现号啕大哭的表情。
3.抽泣
我们通常所见到的抽泣表情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拿着手帕不断地拭泪,但整个过程中听不到哭的声音,只是看见眼睛红红的,还有因哭泣带来的鼻子喘息的声音。一个人在抽泣,表示其内心十分委屈,这是一种憋屈,他不大声哭泣,是因为悲伤还没达到这个程度,只是默默地哭泣,这意味着这样的悲伤情绪是可以化解的。
4.忧伤
神情忧伤,也就是这个人脸上有悲伤的痕迹,但没有哭,有可能是哭过了,有可能是即将到达哭泣的情绪。他们的表情呈现:双眉下压,紧闭双唇,眉梢之间有一种抹不开的忧愁。当一个人呈现出这样的表情时,表示其即将达到悲伤情绪的边缘,他只是想到了某些不开心的事情,因此才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当一个人处于悲伤情绪的状态时,需要寻找一个有效的渠道释放,比如,放声大哭,找最亲近的人哭诉,等等,以此让自己内心极度悲伤的情绪得到合理的释放,如此才不会给自己的身心带来危害。毕竟,过度的悲伤,以及持续时间很长的平静的悲伤对人的身心是不利的,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悲伤情绪中,孤独感、无助感就会不断袭来,最后,他的身心都会被悲伤渐渐吞噬,直至最后在悲伤中死亡。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习惯于抑制自己的悲痛,“带着眼泪的微笑”,这就是很好的说明,这时我们该如何通过一些微表情来看透对方的真实情绪呢?
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前一刻还在痛哭,但接下来我们所需要面对的是家人、朋友,如果我们不想让他们担心,就会刻意地掩盖自己的情绪。比如,我们刚哭完,眼睛红红的,当对方问道“怎么了”,我们会回答“眼睛进了沙子”。而且,哭泣的声音是哽咽的。而当我们想要掩饰自己的时候,会先润润喉咙,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很正常。其实,再多的掩饰也会露出破绽,从声音的颤抖中,人们还是会辨析出对方的情绪是悲伤难过的,只不过我们在自欺欺人罢了。
那么,在刻意掩饰悲伤情绪的时候,微表情有何呈现呢?
1.嘴部的变化
掩饰的哭泣与痛哭之间的区别在于嘴部的抑制,当紧闭双眼哭泣的时候,嘴部的动作是为了抑制发声,降低哭泣的音量。不过,会造成的另外一个结果——抑制能量的消耗,让悲伤持续的时间变长。在抑制的悲伤情绪时,情绪需要张嘴发声哭泣,不过,主观意识想要掩饰自己的这一表情,它会要求紧闭双唇,这样就会让嘴唇很紧张,有一种向内的压力对抗向上和向外的力量,这样嘴部就会有轻微的抖动。
2.扭曲的眉形
当一个人在刻意抑制悲伤的时候,尽管他的表情很快会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是,在眉头之间,扭曲的眉形还是会泄露其内心的秘密。扭曲的眉形是悲伤的典型形态特征之一,或许是由于来自痛哭和抑制的纠结中,这样的扭曲形态极具感染力,同时,眉形的扭曲,也表示着其内心的纠结与抑制。
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的情绪自然地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时候,这样的表情是自然流露的,没有一丝伪装的痕迹。不过,当一个人想要刻意地抑制内心的某种情绪,那么在表情的呈现中,就会露出一些伪装的痕迹,因为刻意,难免会在某些地方伪装不到位,以至于在微表情中闪现出一些端倪。对此,当对方在刻意抑制悲伤情绪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其呈现出来的微表情仔细揣摩,定会窥探出对方的真实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