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之间了解对方性格和心理
一个人的性格可以直接反映在他说话的内容上,当一个人说话的内容和你的性格相符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喜欢这个人,恨不得天天和这个人在一起;但如果这个人和你谈话的内容让你厌恶,那就是他的话刺激了你性格上某根脆弱的神经,令你对他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甚至看到他就头疼。人和人的交谈,实际上就是性格和性格的相互碰撞,有的碰撞出了火花,有的却把对方撞得遍体鳞伤。
有一位书生连续数年参加科举考试才得了一个山西某县县令的职位,到任的第二天,他去拜见巡抚,但一时想不出该说些什么话。
沉默了一会儿,他忽然问道:“大人贵姓?”这位巡抚大吃一惊,勉强说了自己的姓。
书生又没话说了,低头想了很久,说:“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没有。”
巡抚更加奇怪,说:“难道你不知道我是旗人吗?”
书生又站起来,问:“大人是哪一旗的人啊?”
巡抚说:“正红旗。”
书生说:“正黄旗最好,大人为什么不在正黄旗?”
巡抚勃然大怒,大喊道:“请问你是哪一省的人啊?”
书生答道:“安徽省。”
巡抚说:“广东省最好,你怎么不生在广东呢?”
书生大吃了一惊,这时才发现巡抚的脸已经气得发青了,赶紧告辞回了家。第二天,上司便命令他回安徽,担任教书工作。
临走时,书生到巡抚那告别,巡抚说道:“从我们上次的谈话中,我就知道你是一个为人老实,性格木讷,又不懂得变通的人,你这样的性格根本就不适合官场。教书环境单纯,对你来说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没有什么比一个人的说话内容更能体现出他的性格了,书生短短几句话,就将自己的缺点暴露无遗,也为自己招来了厄运。
说话内容总是围绕自己的人性格比较外向,为人忠厚。他们的感情色彩鲜明而且强烈,主观意识比较浓,只不过有时也有虚荣心强之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对方能够关注自己,了解自己,从而让自己成为公众焦点。
我们也总会碰到一些喜欢谈论他人是非的人,这种人其实是很危险的,他们经常对他人评头论足,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很有可能是贬低对方,或试探你的口风。长舌之人从来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如果有人在你面前嚼舌根,你最好不要对他人妄加指责,最好将话题岔开,免得一句话说错就得罪了人。
“这栋豪宅好气派,值大价钱啊”,“今晚的菜,一桌肯定不会便宜的”。有些人的话题总是围绕着金钱打转,其实,这类人内心隐隐潜伏着不安全感。受到这种不安全感的驱使,他们把赚钱作为自己人生的唯一梦想,即使积累再多的财富,他们还是不能满足。
说话拖拖拉拉、废话连篇的人,多比较软弱,责任心不强,遇事易推脱逃避,胆子比较小,心胸也不够开阔,婆婆妈妈,整天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面纠缠不清。虽然对现实的状况有诸多不满,但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并不会寻求改变,只是在等待。
说话非常简洁的人,性格多豪爽、开朗、大方,行事相当干脆和果断,凡事说到做到,拿得起放得下,从来不犹犹豫豫、拖泥带水,非常有魄力,开拓精神可嘉,有敢为天下先的胆量。
有人在谈话中总是喜欢把话题扯得很远,或者不断地转变话题,这说明他思想不够集中,而且缺少必要的宽容、尊重、体谅和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