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不同性质的谎言

辨别不同性质的谎言

对于谎言,大部分人可能无法接受,因为谎言之所以被称为“谎言”,是因为它是虚假的、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语。做人的基本原则就是诚信,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一个人如果经常以谎言去哄骗他人,久而久之,他的人格就会受到周围人的怀疑。

“狼来了”的故事,我们都听过:

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

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

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技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

大伙儿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

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为人必须诚实,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获得信任的前提条件,社交生活中也是如此,没有人愿意活在他人的欺骗和谎言中。但万事没有绝对和唯一,针对恶意的谎言,我们绝对要拆穿,但如果对方的谎言是善意的,我们应另当别论,甚至应该为对方守住这美丽的谎言,你会因此得到感激和他人的信任。

生活中,有这样一句话: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当我们身边的朋友为了他人的幸福和希望适度地扯一些小谎的时候,谎言即变为理解、尊重和宽容,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样的谎言,我们不该拆穿;当我们的老师为了鼓励成绩差的同学而故意撒些小谎的时候,我们也不该拆穿;当我们发现交际圈中有些人有生理缺陷,而故意采取一些遮掩措施时,我们更不该拆穿……

如果我们帮对方守住这小秘密,会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善解人意,并因此感激我们,无疑,这是加深彼此感情的有效方式。通常情况下,拥有共同秘密的两个人会因此关系更紧密。

这个周日,约翰和往常的每个周末一样,去银行取钱,然后去市区买点家用的东西,而同样,他还会给地铁里那个所谓的“艺术家”十美元。

那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虽然潦倒,但似乎和其他的乞讨者不一样,他收拾得很干净,也不说任何乞求路人给钱的话,只是身边放着一把吉他,偶尔有路人施舍一点钱,但奇怪的是,约翰每周从这儿过的时候,都会给他十美元,似乎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但这次,当约翰进入地铁里后,那个男人不见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约翰再也没见过那个男人。约翰想,他是不是换地方了,还是因为生病,不幸去世了?

当约翰在地铁里徘徊,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时,一个陌生男人对他说:“我们老板找您,这一年来,您一共给了他五百多美元,他很感激您,而您和其他施舍者不一样,您知道他自尊心很强,那把吉他只是个借口,正是您的鼓励,他才能有勇气重新返回商界。请您跟我来。”

原来,那个乞讨者,是因为生意失败而落魄潦倒,但在商业伙伴的帮助下,他很快重振雄风。

从此,约翰多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朋友,当他向其他同事和朋友叙说这件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离奇。

其实,约翰看穿了那个乞讨者,那把吉他只不过是个虚设,事实上,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但约翰并没有拆穿他,而是维护了那个男人的自尊,让他有勇气重新来过。

出于美好愿望的谎言,是人生的滋养品,也是信念的源动力。我们要记住,如果开诚布公、直截了当是一种错误,你不妨选择谎言;如果真情告白、坦率无忌是一种伤害,你不妨选择谎言;如果谎言能减少对方的痛苦和忧伤,多一点谎言又有何妨?

人生在世,谁都会有一些不愿被提及的事,可能涉及自尊、面子和亲情等,为此,他们可能会撒谎,将事情的真相掩盖过去。对此,我们要给予理解,这并不是纵容谎言,而是成全对方,并不有碍于诚信,相反,这样更容易得到对方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