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构成要素

二、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构成要素

(一)列车等级与种类

由于高速车底不断更新,有些高速线上同时运行几种速度的高速列车,此时等级的划分主要根据最高运行速度,速度越高,等级也越高。当只运行一种最高运行速度的高速列车时,主要是根据其中途停站的多少划分,停站越少,等级越高。

开行的列车种类是指为了满足不同旅客出行需求而开行不同类型的列车,我国目前运营的高速列车根据型号可以分为CRH1型、CRH2型、CRH3型、CRH5型、CRH380型、CRH6型、复兴号CR400型七种,不同型号之间运营速度、编组数量等技术特性也有区别。

组织不同种类的列车上线运行可以为旅客提供多样化的客运产品,满足各个阶层的旅客需求。合理确定不同列车种类占比对提高铁路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有着重大意义。

(二)列车起讫点

起讫点即为始发站和终到站,一般是由城市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旅游资源等因素决定。列车的起讫点一般应设置在具有大量客流流动并具有办理始发终到列车业务条件的或预留为起讫点的车站、中转换乘枢纽车站等。对于客流比较集中的短途客流,一般应安排短途列车,早晚密集到发。

高速列车起讫点的选择除根据客流结构外,还应兼顾高速车底的运用,高速车底的运用能力取决于车站接发车能力、区间通过能力、车底整备、动车组折返等。旅客列车不只是为始发站与终到站间的旅客服务,还应为沿途上、下的旅客服务,不能机械地根据预测的OD流,只要两点间够一列就开一列。

(三)列车运行区段

列车运行区段的确定则是以线路里程最短为原则,高速铁路旅客列车运行区段包含了列车运行的起讫点与运行径路两部分内容,运行路径指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走行的线路,运行径路通常设置为起讫点之间的最短径路,为了满足沿线旅客的出行需求,应根据线路实际运行情况为列车选择合适的运行径路,还有途经特定车站的特定径路、起分流作用的分流径路,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四)旅客列车开行数量

旅客列车开行数量是指以一定运量为基础,在合理编组情况下,按照客流量、旅客上座率和旅客出行波动系数,为满足某一方向上或区段内旅客出行的需求在一昼夜开行的旅客列车数目,是根据其区段内客流密度确定的。因为在旅客列车运行过程中,上下行列车的数目是一样的,所以一般把某一个方向或区段内的列车开行数量称为开行对数,其对数主要由客流计划决定,开行对数的确定就是将客流转化为列车流的过程。

通常来讲列车开行对数确定的合理性,也就是说设计的列车开行方案是否合理,是检测开行质量是否达标的条件之一。合理的列车开行对数能够在满足客流的基础上提高铁路运输效率,降低铁路运输企业运输成本,确保良好的运输服务质量,保证铁路运输企业运营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也是列车开行方案制定的重要环节。

(五)列车开行频率

列车开行频率指某一方向,一日内提供给每位旅客乘车选择的车次次数。幵行频率是列车开行方案确定的重要内容,是运力资源配置的关键指标,列车开行频率越高,一日内提供给旅客选择的列车(车次)越多,旅客乘车就越方便,等待时间就越短。当列车开行频率超过18趟后,运量随列车开行频率增加而增大的幅度很小;同时短途客流对服务频率特别敏感,说明应加大短途高速列车的密度。

(六)列车停站方案

列车停站方案是指在列车径路、类别、编组辆数、开行频率确定后,根据客流需求和列车协调配合情况确定各列车的停站序列,是列车中途停靠站点的集合。列车途中停站是为了满足中途旅客上、下车的需要,旅客到发较少的中间站,主要靠通过列车停站的方式达到输送旅客的目的。

列车的种类会对列车的停站方案有影响,高等级的列车为了保证旅行时间,其停站次数相对来说较少,低等级的列车为了满足周边客流的需求,停站次数相对较多。停站的列车越多,越有利于旅客的上、下车,但列车停靠站一定要合理,因为列车停站次数的增加必然会造成旅行速度的降低,旅客旅行时间拉长,在列车开行费用增多的前提下,运行线路的通过能力也将随之减弱。

我国高速铁路有多种停站方案,同时运行多种速度(如300 km/h及其以上或250 km/h左右)的高速列车。这与日本东海道及山阳新干线很相似。日本将其划分为“希望号”“光号”和“回声号”三种,计90种停站模式,每天开行450多列车。

(七)停站时间

停站时间为列车从车门开启到车门关闭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高速列车停站时间是决定线路客运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列车运行调整的重要控制量,列车停站时间跟车站等级、车站设备运用效率、客流量、乘客上下车的速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八)列车编组内容与定员

列车编组与旅客经济水平、需求层次、列车在途时间及节假日客流波动、列车性质、客流性质等因素有关。

在确定列车编组数目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车站组织能力和客流量的大小,使得旅客在站等待时间尽可能的小,列车编组数量的多少则是根据其运行的距离长短的列车性质所决定的,高速线上开行的短途列车一般通过采用短编组、大密度的方式提高车次选择数量从而达到吸引旅客的目的;长途列车则采用长编组,按一定时间间隔开行,充分运用区间通过能力,在确定列车编组方案时,应根据客流统计情况,结合车辆技术参数、线路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编组。

列车定员就是确定出一列车的总共可用席位数,列车定员是多种因素决定的,列车定员过高,不但降低了服务频率,在速度一定的情况还要求有较大的列车牵引总功率,如果过低,有时不能完成预测的运量。

列车编组和定员的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列车开行方案的可行性和运行质量。

(九)动车组需求数

确定动车组数量的影响因素:动车组途中旅行时间与技术作业时间标准、运行图铺画方案、动车组套用方式。

(十)列车开车范围

列车开车范围指列车开车时间范围,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开车范围应本着方便旅客出行的原则,在符合始发、终到时刻要求,综合考虑途中主要大站到站时间,车底折返时间、综合维修天窗时段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