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018年四川省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主要数据
调研显示,四川省版权产业以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影视、动漫游戏、软件、广告与创意设计等核心版权产业为主体,非核心版权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纺织服装、陶瓷、家具、传统手工艺、博物馆等行业。
2018年四川省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2337.43亿元人民币,占全省GDP的5.45%;就业人数为222.71万人,占全省就业人数的4.56%;商品出口额为203.61亿美元,占全省商品出口额的40.40%[1](详见表2-1)。四川省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在我国西部地区居领先水平,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有差距。
表2-1 2018年四川省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主要数据[2]
从行业分布上看,核心版权产业是全省版权产业的主体,占全部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和就业人数的一半以上,新闻出版、软件等行业的发展水平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在全国也具有较强竞争力;非核心版权产业中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对外贸出口贡献显著,建筑陶瓷、丝绸纺织服装等在行业内也享有较高知名度。
2018年,四川省新闻出版产业总体经济规模位居全国第八位,居中西部省份之首;软件业务收入为3172.64亿元,位居全国各省份第七位、中西部地区第一位[3];全省电影票房收入达32.52亿元,票房稳居全国第六位[4];动漫游戏制作能力逐渐在全国崭露头角,游戏《王者荣耀》和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等成为行业热门品牌;举办音乐节96场,音乐节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四川音乐季”的知名度日益提高[5];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水平位居中西部之首、全国前列,在计算机、新型显示等领域有较强实力;丝绸、建筑陶瓷在行业内拥有较大影响力;蜀锦、蜀绣、彩灯、竹编等传统手工艺成为传播四川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地域分布上看,成都市是全省版权产业发展的核心。近年来,成都市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以打造“三城三都”[6]为主要抓手,加大版权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重点发展新闻出版、电子信息、传媒影视、动漫游戏、音乐艺术、创意设计等行业,版权产业对全省的辐射引领作用逐渐增强,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除成都市以外,四川省其他市州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特色资源,在版权产业发展方面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例如,绵阳市电子信息产业、南充市丝绸产业、乐山市书画和建筑陶瓷产业、资阳市鞋服纺织产业、自贡市彩灯产业等。这些地区版权产业发展水平与成都市有较大差距,主要集中在以制造业为主的非核心版权产业领域,版权附加值较高的核心版权产业发展相对落后。
四川省版权产业在各市州的分布情况详见附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