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博物馆快速发展
四川省重视并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博物馆事业,推动民办博物馆迅速发展,成为近年来四川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四川省已成为全国民办博物馆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以建川博物馆为代表的四川省民办博物馆,通过灵活多样的办馆模式,办馆水平逐步提高。
四川省民办博物馆主要集中在成都市。成都市民办博物馆数量和民办国家级博物馆数量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26]。截至2018年9月,成都市共有民办博物馆102家,占全市博物馆数量的70%左右,并拥有建川博物馆、成都川菜博物馆、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四川易园园林艺术博物馆4座国家三级博物馆,占全国民办国家级博物馆的41.7%[27]。
这些民办博物馆在藏品种类、数量和质量上也不逊色于国有博物馆,形成了自身特色。例如,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是国内最大的蜀锦蜀绣的展示、保护和研究中心,也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全套蜀锦手工制作工艺的专业场馆;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是全国首家设计艺术类的民办博物馆;成都川菜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以菜系文化为陈列内容的主题博物馆;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藏超过40万件,不少藏品在国内绝无仅有,是我国首家“具备国际一流展示水准的昆虫博物馆”[28]。
如今成都市已经形成了安仁、洛带和青城山3个特色鲜明的民办博物馆群落。安仁小镇以近现代历史文化为特色,拥有保存完好、中西合璧的27座老公馆,共有现代博物馆(含展示馆)32座、文保单位16处、藏品800余万件、国家一级文物166件[29]。其现存文物的价值、规模和博物馆数量在全国绝无仅有,被中国博物馆学会授予全国首家“中国博物馆小镇”。其中,位于安仁小镇的建川博物馆聚合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和地震四大主题,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办博物馆之一。洛带博物馆聚落以民俗、客家文化及现代艺术品为特色,聚集了19家博物馆[30],包括国内乃至世界唯一以收藏祖宗牌位和研究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馆、西部最大的客家博物馆四川客家博物馆等,并设立了成都市民办博物馆发展研究院。青城山博物馆村落以宗教、自然类文化为特色,聚集了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等8家博物馆。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是国内收藏蝴蝶标本数量最多的博物馆,馆藏蝴蝶标本占我国已知种类的95%以上;成都乌木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陈列展示乌木艺术的民办博物馆。
近年来,四川省“博物馆热”的兴起不仅体现出巴蜀文化、天府文化的巨大魅力,使底蕴深厚的四川文化变得活灵活现、可触可感,而且也反映了四川省文化供给侧改革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四川省博物馆行业在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注释】
[1]数据来源: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网站,《四川电子信息产业阔步迈向“万亿”》,https://jxt.sc.gov.cn/scjxt/cydt/2019/4/11/5743693a2d3a4e0d9e56ccec69f080c3.shtml。
[2]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8年第2届)》,http://www.miit.gov.cn/n1146290/n1146402/n1146440/c6512845/content.html。
[3]数据来源:川报观察,《四川首个万亿级产业即将诞生,它是如何炼成的?》,https://cbgc.scol.com.cn/news/218523。
[4]数据来源:《四川经济日报》,《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和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http://epaper.scjjrb.com/Article/index/aid/3170998.html。
[5]数据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南充:茧丝绸产业发展成效显著》,http://www.sc.gov.cn/10462/10464/10465/10595/2012/12/6/10238740.shtml。
[6]数据来源:四川省商务厅网站,《南充市获2019全国杰出纺织服装集群称号》,http://swt.sc.gov.cn/sccom/dfsw/2019/5/24/1952bdf9948c4ab5b18f523334e804a9.shtml。
[7]数据来源:地方网,《挖掘丝绸文化 丝纺企业彰显发展活力》,http://www.yybnet.net/sichuan/news/201908/9538328.html。
[8]数据来源:《四川日报》,《绸都解愁》,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90122/209171.shtml。
[9]数据来源:《南充日报》,《南充获“中国杰出纺织集群”称号》,http://ncrb.cnncw.cn/shtml/ncrb/20190518/75126.shtml?spm=zm5056-001.0.0.1.7extBw&file=75126.shtml。
[10]数据来源:《资阳日报》,《信心满满打造“西部鞋都”——资阳市纺织鞋服产业投资恳谈会侧记》,http://paper.zyrb.com.cn/html/2018-09/20/content_2_1.htm。
[11]数据来源:四川省安岳县人民政府网站,《资阳全力打造“西部鞋都”推动纺织鞋服产业向“美丽经济”转型》,http://www.aysc.gov.cn/30385/31565/201909/MIT104482.shtml。
[12]数据来源:四川发布,《四川夹江:绿色发展让“西部瓷都”更有文化自信》,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4951873433139008&wfr=spider&for=pc。
[13]数据来源:四川省夹江县政府网站,《“中国夹江—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推介会”在北京举行》,http://www.jiajiang.gov.cn/jjx/ldhd/201912/a47a7939dd4a49de9e5bc9e-20fa7cf0f.shtml。
[14]数据来源:搜狐网荣县宣传号,《“数”说土与火交融 荣县土陶焕发新生》,https://www.sohu.com/a/316965223_120027889。
[15]数据来源:《四川经济报》,《荣县土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风生水起》,http://epaper.scjjrb.com/Article/index/aid/3020807.html。
[16]数据来源:腾讯网,《乐从、香河、武侯、蠡口,谁才是真正的家具商贸之都?》,https://new.qq.com/rain/a/20200614A0JF3V00。
[17]数据来源:《四川日报》,《从“天下第一灯”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一盏彩灯”的70年不凡之路》,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90827/221982.shtml?spm=zm5056-001.0.0.1.J6zHAa&file=221982.shtml。
[18]数据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版人版语”微信公众号,《培养“领头雁”带动产业“飞起来”》,https://mp.weixin.qq.com/s/aUohyiyb3rF5-Im48infvw。
[19]数据来源:《经济参考报》,《四川竹产业成为绿色发展持续动能》,http://dz-.jjckb.cn/www/pages/webpage2009/html/2019-07/19/content_55476.htm。
[20]数据来源:《四川日报》,《博物馆从高冷变成四川人的文化新客厅》,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90930/224023.shtml。
[21]数据来源:《四川日报》,《2018年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7272万人次》,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90519/216539.shtml。
[22]数据来源:新华网,《2018年四川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7272万人次》,http://m.xinhuanet.com/sc/2019-05/19/c_1124513198.htm。
[23]数据来源:《四川日报》,《四川的博物馆为什么这样“活”?》,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80527/192697.shtml。
[24]数据来源:《光明日报》,《四川迎来博物馆热》,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8-04/26/nw.D110000gmrb_20180426_2-09.htm。
[25]数据来源:《四川日报》,《博物馆从高冷变成四川人的文化新客厅》,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90930/224023.shtml。
[26]数据来源:《成都日报》,《成都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全国第一》,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81006/000912454.html。
[27]数据来源:中国网锦绣天府,《四川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成为文化新客厅》,http://sc.china.com.cn/2018/wenhua_zixun_0726/282730.html。
[28]数据来源:中国网锦绣天府,《四川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成为文化新客厅》,http://sc.china.com.cn/2018/wenhua_zixun_0726/282730.html。
[29]数据来源:《四川日报》,《成都民营博物馆数量全国第一》,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70521/163667.shtml。
[30]数据来源: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网站,《成都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http://www.chenghua.gov.cn/chqrmzfw/c143766/2018-10/08/content_23184aa5f9e-14c7ab3612f6244fb9cd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