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艺极具特色
四川省少数民族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非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四川省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也孕育了汇集各民族风格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四川省民族传统手工艺主要集中在阿坝、甘孜、凉山三个民族自治州及周边市州,主要包括刺绣、布艺织造、唐卡绘制、民族服饰制作、金属漆器髹饰加工、陶瓷烧制等类型。这些民族手工艺品风格质朴、独具一格,展现了各民族的文化历史传承,通过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四川艺术节、全省少数民族艺术节等会展节庆走向省外,成为广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图为非遗传承人杨华珍的羌绣作品。
羌绣是我国羌民族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在传统手工技法和色彩运用上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富有原始古朴的传统技法,构图严谨,以几何形状为主,图案内容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富含吉祥如意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渴望,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在羌族群众的腰带、衣裙、围腰、鞋面、袖口、衣襟等上面随处可见。
唐卡是藏族地区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四川省藏族唐卡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属于唐卡三大流派之一的噶玛嘎孜画派(简称“噶孜画派”)。噶孜画派唐卡最显著的特点是施色浓重,对比强烈,画面富丽堂皇。这些鲜亮纯净的色泽代表了藏区山川、湖泊、天空、草原的颜色。噶孜画派唐卡在数百年中逐渐形成一套颜料制作与使用的特殊技法,拥有涂金、磨金、勾金线、刻金、染金等绝技,可将金色分成多种冷暖变化,勾画出十几种不同的层次效果。
银饰手工技艺是彝族人民世代传承的瑰宝。千百年来彝族人对银饰情有独钟。银饰手工技艺也成为彝族的一项传统工艺。凉山州彝族银饰民间制作工艺做工讲究,技艺精湛,共有20余道工序。所打制的饰品包括银耳环、银手镯、银纽扣、银戒指、银斗笠、银胸牌、银领饰、银耳链、银耳缀、银头饰等各式各样,形态各异。手法包括阴刻、镂空镶嵌、吊缀等。这些银饰渗透到了当地人的生活当中,成为彝族人日常的饰品,体现了彝族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图为凉山州彝族银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