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色优势明显,版权产业发展潜力大
四川省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位于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的互动节点,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人力资源丰富,创新创业环境较好,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以这些优势为依托,近年来四川省版权产业取得较快发展,形成了以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影视、软件、游戏动漫、广告与创意设计等核心版权产业为主体,电子信息制造、纺织服装、陶瓷、家具、传统手工艺、博物馆等非核心版权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特别是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影视、电子信息、游戏动漫等行业发展迅速,不仅走在中西部前列,在全国同行业中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
在文艺创作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有5部作品获“茅盾文学奖”、4部作品获“鲁迅文学奖”、37部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5部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2]。除传统文学外,四川省网络文学创作繁荣,无论是作家数量、知名度,还是作品影响力在全国都占重要地位。川剧作为四川重要的文化符号,在全省振兴川剧工程的指引下,在保护和挖掘传统剧目的同时,还创排了现实题材川剧,深受观众喜爱。
在新闻出版领域,自2016年振兴四川出版工程实施以来,四川省提出“三向、三做、三多”工作思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审美倾向,突出做强主体、做优主业、做实主责,聚焦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推动从创作、出版、发行、推广到阅读的全产业链条一体发力,逐步构建起贯通事业与产业、网上与网下、作者与读者、国内与国际的出版“生态圈”,全省新闻出版产业总体经济规模全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十四位跃升至2018年的第八位[3],居中西部省份之首。
在影视领域,四川不仅是我国电影票房大省,多年来票房收入稳居全国前六,还在振兴四川影视工程的推动下,取得影视创作丰硕成果,先后有23部作品48次荣获国家和省市等各级各类奖项[4]。
除这些传统产业外,近年来四川省还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电子信息、游戏动漫、创意设计等行业发展迅速,成为版权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作为版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5]已成为全省“5+1”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产业规模居中西部第一、全国第七[6]。2018年四川省软件业务收入为3172.64亿元,位居中西部地区之首[7],是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领先地区中唯一的中西部省份[8]。四川省电子信息制造业逐渐实现了从以生产制造为主向制造与研发应用相结合的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指数高于各地区平均分[9],在计算机、新型显示等领域拥有较强实力。
在游戏领域,四川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游戏产品研发基地,特别是成都市作为全省发展游戏产业的中心,享有“中国游戏第四城”之称。
在创意设计领域,四川省通过举办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成都国际时尚周、成都创意设计周、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等创意节会活动,成功引入“设计界的奥斯卡”德国iF设计奖,推动成都创意设计周正式成为世界设计组织的会员,积极将国内外顶级创意资源汇聚到四川,引领带动全省创意设计能力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