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分布:成都引领中西部发展
从产业地域分布上看,四川省软件产业已形成以成都市为主体、其他市州竞相发展的区域格局,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增强。作为全省软件产业的主要聚集地,成都是我国首批、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成都市软件产业在四川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软件服务业发展的领军标杆城市。
近年来,成都市以打造世界软件名城为目标,出台了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推动软件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吸引了世界20强软件企业中的13家落户成都。2018年成都市软件业务收入为3047.12亿元,占全省的96%,约占西部地区的四成,约占全国的5%,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五位。成都市软件产业主要集中在高新区,高新区软件产业规模占全市的一半左右,吸引了全球软件10强企业中的6家、世界500强中的12家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全国软件百强企业中的22家在此落地。位于高新区的天府软件园是首批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之一,曾被评为“中国骨干软件园区第3名”,形成软件产品研发、通信技术、IC设计、移动互联、数字娱乐、科技金融、共享服务中心等几大产业集群,成功孵化医联、Camera360、极米、麦子学院、鲁大师等众多国内外领先的企业和手机应用,2018年天府软件园共有企业1766家,实现营业收入2450.80亿元[58]。产业基础良好、政策支持力度大、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为四川省营造了良好的软件产业生态圈,吸引了更多企业和项目落户,优化了产业结构,推动了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
另一方面,四川省软件产业在产业规模、结构、区域布局等方面与发达省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18年,四川省软件业务收入仅为广东、北京、江苏等省市的30%左右,是浙江、山东、上海等省市的60%左右,与位居前列的省份之间差距较大(详见图3-3)。四川省软件业缺乏龙头企业,企业小而散。全省仅有3家企业入选2019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与北京(32家)、广东(18家)、上海(10家)、浙江(9家)、江苏(9家)等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59]。从产业结构来看,四川省软件业重信息系统应用集成、轻基础软件研发,重研发、轻运营,缺乏核心竞争力,产业主要集中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此外,四川省软件业主要集中在成都市,其他市州发展相对落后。

图3-3 2018年四川省软件业务收入与其他省市的比较[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