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
2022年1月6日,北京中南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自2015年起,这项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每年年初都要进行。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如何以制度建设保障党的领导落到实处?有什么经验可循?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是我们自己的,不是从哪里克隆来的,也不是亦步亦趋效仿别人的。”习近平总书记深邃的历史判断正是源自于党和国家发展实践。
祁连山,峰顶白雪皑皑,壮美如画;山下绿草如茵,呦呦鹿鸣。人们很难想象,这片水草丰美之地,曾经是另一番景象。
多年来,甘肃祁连山局部生态破坏问题十分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抓紧整改。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中央督查组就此开展专项督查,中办、国办专门就该问题发出通报。
党中央态度坚决,甘肃痛定思痛,下大气力治理:拆设施、封矿井、农牧民搬迁、加强环境监管……短短几年时间,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
生态之变不仅发生在祁连山。严肃查处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违规“瘦身”、腾格里沙漠污染、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违建、云南滇池违规违建等问题,一大批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深入进行。
生态环境的向好变化,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得益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有力的制度保障:成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生态环境部……一系列举措让党中央保护生态的决心意志变为扎实行动。
这10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载入党章、写入宪法;
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财经、外事、审计、网信等事关国家战略和发展大计的关键领域,党中央组建一系列顶层机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群团工作的制度,出台《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党内法规;
在国有企业,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
在高校,相继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
在中小学校,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印发《“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各方面;
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公立医院治理各环节;
…………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越来越完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
路平了,灯亮了,小区“颜值”高了,大家伙儿的心里也亮堂了……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党委书记王晖颇为自豪。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牡丹社区考察。曾经典型的老旧小区,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基层治理示范社区。
“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的党。把老百姓关心的事一件件办好,是共产党人的共同心愿。社区党组织要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要让老百姓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在人民身边。”总书记的话语饱含深情。
当人们把目光从牡丹社区望向全国,塞罕坝林场由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党中央精神得到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执行。这,正得益于我们党严密的组织体系。
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从党的中央组织到最基层的乡村、社区党组织,各级党组织都牢记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精神、执行党的命令,党中央决策部署才能落地生效。
这10年,党的组织体系越发严密。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3198个;城市街道、乡镇、社区(居委会)、行政村党组织覆盖率均超过99.9%;基层党组织493.6万个,基本实现应建尽建……党中央的指令更加高效地直达最基层的“神经末梢”。
有体系,更要有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头垂范、从严要求,推动组织建设。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每年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书面述职一次;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央政治局加强自身建设为全党树立了标杆和典范。
各级党组织对标对表,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最初一公里”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到“中间段”的地方党委,再到“最后一公里”的基层党组织,各级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使我们党具有了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党闻令而动,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夏收麦香阵阵,秋收稻浪滚滚,广袤田野迎来了一季接一季的丰收喜悦。“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10年间,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从东北平原到中原大地,从西南山区到鱼米之乡,各地区各部门季季接续、茬茬压紧,不断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另一方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部署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巡视巡察机构开展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巡察,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贯彻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落实到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大政方针的贯彻实施上。10年来,一系列监督保障措施确保党中央精神落地落细: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
加强纪律建设,严肃查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搞山头主义、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等行为,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
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从政治上查找偏差、推动整改,确保党的领导落到实处;
…………
一系列举措落地有声,一揽子制度保驾护航。经过不懈努力,全体党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督查问责机制不断健全,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