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依靠人民 “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

紧紧依靠人民 “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

“我们的胜利是千千万万的人牺牲换来的,这里面更多的是靠老百姓啊。”

今年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宁锦州的辽沈战役纪念馆。参军160万人,民工313万人,担架20万副……支前馆里,一组“东北解放战争人民支前统计”数据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

习近平总书记感慨:“淮海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辽沈战役胜利是东北人民全力支援拼出来的。”

正是深知“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里动情地说,“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

正是深信“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出历史的强音:“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

——紧紧依靠人民,就要坚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崇尚之、关爱之。

在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合影时,拉起黄旭华、黄大发两位老人的手,请他们到自己身边就座;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示意颤颤巍巍想努力站起来领奖的夏森不用起身,弯腰为她颁发奖章、证书……感人的一幕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英雄模范的礼赞,更是对人民群众的致敬。

——紧紧依靠人民,“需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

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53次参加全国两会团组审议讨论,听取约400位代表委员发言。一次次坦诚交流、一次次深入互动,交汇着来自人民、源自基层的智慧,升华成中国的未来规划、顶层设计,同时也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不断注入活水。

“十四五”规划编制,也充分彰显了顶层设计同问计于民相结合。

网民“云帆”没有想到,听起来十分“高大上”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也有自己的一份贡献。2020年8月,“云帆”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建言专栏上建议的“互助性养老”模式,很快就送到了文件起草组案头,正式写入了文件。

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为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7场专题座谈会,参与者除了有经济社会领域专家、科学家、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还有很多地方党政干部、乡村教师、普通劳动群众。

沉甸甸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主持下,在一次次深入调研、广集民智中找到破题的关键,在一场场座谈交流中凝聚奋进的共识。

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也是问计于民的鲜活实践,一个月内累计收到850多万条网民建言。来自四面八方的金点子,通过网络从基层直达中央。“好的方针政策都应该来自人民、顺应人民的意愿、符合人民的所思所想。”

纵目回望,始终如一。

“习书记从不在办公室闲坐。”当年的正定县委办干部回忆说,习近平经常带着县委工作人员搞调查,“特别选在县城大集的时候,在大街上摆上桌子,拉着来赶集的老百姓做调查”。县委机关大门也总是敞开的,背着粪筐的老农径直进来同习近平交谈。

在福建,七下晋江,摸实情、谋发展,总结“晋江经验”;

在浙江,多次调研,走山村、看农户,提出抓好十个方面实事;

在上海,走访基层,察民情、听民意,汲取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的智慧;

…………

无论是在基层还是在中央,在习近平同志的心中,党的领导工作的正确方法就是将群众意见集中起来形成正确的决策,又到群众中宣传解释,将决策化为群众的行动,并在群众实践中检验这些决策是否正确。

——紧紧依靠人民,就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以贯之,刮目相看!”2021年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时任闽宁镇党委书记张文颁发闽宁镇荣获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奖牌,并以8个字深情勉励。

无数像张文一样的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鼓足“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干劲,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推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我们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史诗,是亿万人民一笔一画书写的。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要汇集和激发14亿多人民的磅礴力量。

回望这10年的波澜壮阔,从实现摆脱贫困的千年梦想,到贡献“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从打赢防汛抗震救灾的顽强斗争,到抗击百年不遇的世纪疫情,人民的支持参与,正是中国共产党无往而不胜的力量之源。

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