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
今年,神舟十三号太空“出差”三人组拍摄的中国空间站8K超高清短片《窗外是蓝星》一度刷屏。茫茫宇宙,蓝色星球,山河灿烂,壮美如画。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需要共同呵护。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近些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们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时指出,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主席向世界阐释“两山理念”,让世界读懂了“美丽中国”的缘起。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成为中国人民的“幸福体验”。
2000年到2017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门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积极评价“中国生态文明理念走向世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倡议,入选联合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精品案例……最早提出“绿色GDP”概念的学者之一、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指出,“中国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之光”。
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指明了各国携手应对挑战、打造清洁美丽世界的合作之道。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2015年,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关键节点。习近平主席出席大会开幕式,阐明中国主张,宣布中国举措,积极开展穿梭外交。当大会主席敲下绿色小锤,长达数年艰苦卓绝的谈判收获丰硕成果,会场内外一片沸腾,人们长时间欢呼、鼓掌、拥抱之时,也永远铭记中国为达成《巴黎协定》“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巴黎协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一直以最大的决心、最高的智慧应对气候变化。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清洁发电体系,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
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1年,云南大象北上南归吸引全球目光,让世界看到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努力和成果。
同年10月,也是在云南,中国承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发表“昆明宣言”,促进全球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迈进。中国宣布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等举措,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
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助力全球低碳转型——
今年是蒙内铁路运营5周年。全长约480公里的蒙内铁路线上,建有大型野生动物通道14个、桥梁79座,所有桥梁式动物通道净高均在6.5米以上,方便大象和长颈鹿等大型动物无障碍通行。蒙内铁路,已成为将“一带一路”建成“绿色之路”的生动写照。
如今,中国已与31个合作伙伴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绿色,正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
“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中国将与各国继往开来,并肩前行,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
乘历史大势而上,走人间正道致远。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新的历史征程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继续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继续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进发,继续向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前景进发,继续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本报记者
(《人民日报》2022年9月25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