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目标勇向前 “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锚定总目标,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非凡十年,“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石更加坚实。
经济增速位居世界前列,市场主体超过1.6亿户,民企数量10年翻了两番……这十年,中国高质量发展迈新步。
发展高度,来自改革力度。
一张负面清单,窥见全局之貌。2018年12月,我国开始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从此,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准入壁垒大幅破除。
一张负面清单,诠释理念之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无先例可循的制度创新,展示巨大改革勇气。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和要素市场制度,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制度型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成熟定型;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这十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中国经济底气更足、动力更强。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十年,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非凡十年,“中国之制”的独特优势更加彰显。
璀璨焰火,点亮鸟巢上空。
2022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如约而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生动定格“中国之制”。
世纪疫情突袭,各国政府治理能力经受“压力测试”。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奋战、众志成城!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这十年,“中国之制”的独特优势在一次次大战大考中反复印证——
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齐攻坚,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守住底线,未雨绸缪,粮食、能源、金融、网络、产业链、公共卫生等领域补短板堵漏洞,有力应对“黑天鹅”“灰犀牛”;
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中国经济无惧风浪勇向前。
——非凡十年,中国人民的制度自信更加强烈。
“如果选择一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介绍给我的国家,我认为是治理能力。”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一位非洲学者由衷感慨。
从瞩目中国经济到关注中国制度,国际社会的观察视角悄然改变。原因不难理解:“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中国之制”成为读懂中国的关键密码。
从追赶世界到平视世界,14亿多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旺盛生命力、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胸怀制度自信,书写伟大变革,今天的我们,来到了新的历史起点。新征程上再出发,需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仗接着一仗打——
再出发,务必拿出勇担当、不畏难的魄力。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更大勇气、更多举措深化改革开放,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再出发,务必保持志不改、道不变的定力。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前进道路上,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再出发,务必凝聚听党话、跟党走的合力。
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只有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顺利推进。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时代总是在奔腾不息的潮涌中推动历史前行。
历史深深铭记这十年——
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时光悄然驶向下一程——
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中华民族必将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本报记者
(《人民日报》2022年9月13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