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兴军,核心是能打胜仗 “要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
“准备位C3起飞位放飞歼—15飞机!”
“可以起飞!”
起飞助理凌空一指,“飞鲨”歼—15飞机滑跃起飞、直冲苍穹。山东舰官兵迅速奔赴相关战位,开展补给训练。
战舰驰骋大洋,战鹰翱翔海天。初秋时分,山东舰在南海某海域开展实战化训练,全面检验部队作战能力。“我们用战场思维挖掘训练潜能,大力推进战训耦合,提升了战斗力。”山东舰副舰长徐英说。
从辽宁舰、山东舰到福建舰,中国航母进入“三剑客”时代。以航母为代表,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提升国家战略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提供了坚实物质技术支撑。
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担任军委主席之初,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的一番话振聋发聩:“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
这三个“能不能”,是人民军队战斗力建设必须回答的胜战之问:我们离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有多远?
强军兴军,核心是能打胜仗;强军之“强”,说到底是战斗力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军队练兵备战念兹在兹,多次强调“部队还是要练,要随时准备打仗”“要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习近平总书记亲抓实抓练兵备战,作出一系列部署要求。
——备战打仗,树立大抓军事训练导向。
练兵场上,陆军广泛开展大考核大比武大拉动,海军远海远洋实战训练纪录一再刷新,空军对抗突出全天候、打临界……一幅幅壮阔的新时代练兵画卷正在展开。
这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树立起大抓军事训练的鲜明导向,要求全军指战员要“刻苦训练、科学训练、安全训练,练强指挥能力,练好战斗本领,练硬战斗作风”。全军官兵坚决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号令,备战打仗的意志如钢铁一般坚定。
——紧盯前沿,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
超低空通场、小角度跃升、大仰角穿云……8月26日上午,空军航空开放活动暨长春航空展拉开帷幕。空军“王海大队”飞行员驾驶歼—20在空中“画”出洒脱写意的尾迹。“歼—20的列装不仅改变了空军主力战机的构成,也带来了作战理念、战术战法的变革,展示了人民军队建设发展新成就。”飞行员李德兵说。
这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着眼抢占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作出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重大论断,发出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的时代号令。人民军队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基点,围绕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加快研发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等不懈努力,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人才强军,发挥人才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天山上空,战机呼啸,一场联合体系演练拉开帷幕;黄海海域,战舰列阵,一场全要素实战化演训激战正酣;雪域高原,尘土飞扬,一场战备拉动示范性训练迅速展开……这3场实战化演练的指挥员,不久前同时毕业于国防大学联合作战指挥培训班。不同时空下的练兵轨迹,勾勒出一幅新时代人才强军的恢宏画卷。
这十年,习近平总书记把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摆在强军事业发展突出位置,在重振党管人才政治纲纪、立起为战育人鲜明导向、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布局、深化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改革、推动人才领域开放融合等方面下了很大气力,我军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重视基层,为我军基层建设擘画蓝图。
祖国北疆,三角山哨所。驻守于此的官兵们永远不会忘记,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登上哨所。在观察登记本上郑重签下名字后,统帅动情地对执勤哨兵说:“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
这十年,习近平总书记数十次走边防、上哨所、进班排,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对基层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提出“全面锻造听党话、跟党走的过硬基层,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基层,法纪严、风气正的过硬基层”,为我军基层建设擘画出清晰蓝图,为推进强军事业提供坚实基础和支撑,全军基层面貌格局为之一新。
“假如今天就出征,只要一声令下,我们就是那出膛的子弹。”战旗猎猎,誓言铮铮。今天的军营里,流传最广的是战斗故事,唱得最响的是强军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