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 “这是我们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军队一定要向党和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改革,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 “这是我们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军队一定要向党和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15个徒步方队、32个装备方队依次接受检阅。近15000名受阅官兵整齐列阵、英姿勃发,580台受阅装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改革强军大潮中出现的新名称、新方队,展示着新时代人民军队的新构成、新风貌。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

曾经,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领导管理体制不够科学、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不够健全、力量结构不够合理、政策制度相对滞后……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改革。

统帅的政治决心和政治智慧,是引领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关键。

2014年3月,一则消息让全军将士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担任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党的总书记亲自担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这是我们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军队一定要向党和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把国防和军队改革作为强国强军的战略抉择,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以基于强军目标设计和塑造人民军队未来的大手笔大战略,坚定推进改革强军大业。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国防和军队改革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关键节点!

2015年11月24日,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行动号令——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这次重要会议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到第13集团军视察时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转并行,主动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蓝图绘就,路标竖起。一场浴火重生、开新图强的历史性变革,就此蓬勃展开:

——率先施行指挥体制改革,改总部、塑军种、立战区,构建起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压茬展开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重构规模比例、力量布局、部队编成和新质作战力量,重塑院校、科研机构和训练机构,深化武警部队改革,打造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全面实施军事政策制度改革,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实行统一的文职人员制度,完善兵役制度,优化军人待遇保障制度,构建军人荣誉体系,修订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

…………

2022年夏天,一场两栖合成营实战化演练在某海域拉开战幕。“海上通路遭‘敌’火力点封锁”“岸滩发现障碍”……面对复杂的“敌情”,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合成营营长陈松研判态势后迅速制定策略。在他的指挥下,两栖装甲突击群摧毁“敌方”目标,工兵分队前出扫残破障,登陆兵力梯次推进,最后成功控制了滩头要地。

5年前,陈松受命担任改革调整后的该旅某合成营首任营长。新的合成营包含装步、坦克、通信、侦察、工兵等10余个兵种,要求官兵们学会操控数十种武器装备,掌握多个专业岗位的技能。自那时起,他带领全营掀起学装用装、研海懂海练兵热潮,深研跨海突击训法打法,着力破解联合作战难点问题。

在火热的改革实践中积累经验,陈松总结:“要打赢未来战争,必须把合成作战思维理念融入战训活动中,通过改革实现部队由表及里的深层次转型,锻造能打胜仗的‘尖刀铁拳’。”

伟大变革,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历史跨越,引领人民军队启新航!

这轮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先改领导指挥体制,再调力量规模结构,政策制度配套跟上,梯次接续、压茬推进,大开大合、蹄疾步稳,在主要领域迈出历史性步伐、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历史性成就。

通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