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展宏图 “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全面深化展宏图 “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群山连绵,碧波蜿蜒。一条赤水河,横跨云贵川,牵起沿途美景。

谁能想到,十多年前,赤水河曾“疾病缠身”:上游水土流失、中游煤矿遍布、下游酒厂超排。

划定保护红线,压实“河长”责任,引入第三方治理,创新生态补偿……贵州率先发力,一举推出12项生态制度改革举措,云贵川三地齐抓共管,跨区域治理。短短几年,赤水河水质得到根本性改变。群众竖起大拇指:“英雄河、美酒河,而今成了改革河!”

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全面深化改革的壮美画卷徐徐铺展。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部鸿篇巨制。这十年,我们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拓展改革广度。

5G、高铁、核电,载人航天、深海探测、北斗导航……这十年,我们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出科技体制改革“组合拳”,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得益于生产关系的改革和完善。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践行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拒绝单兵突进、不搞零敲碎打,各领域2000多个改革方案密集出台、整体推进,广度前所未有:

经济体制改革紧锣密鼓,中国经济活力迸发;

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民主法治底色鲜明;

文化体制改革激活春水,文化自信基石筑牢;

社会体制改革持续创新,民生短板加快补齐;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步履铿锵,美丽中国跃然眼前;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役。这十年,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破藩篱、涉险滩、革积弊、去沉疴,不断掘进改革深度。

“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新时代改革开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决心更大、勇气更强,深度前所未有:

简除烦苛,管好“有形之手”。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压缩,“放管服”改革改出市场活力。

壮士断腕,化解“产能僵局”。从“手撕钢”“笔尖钢”到高铁轮轴,历经去产能阵痛,钢铁业走上创新驱动发展新路。

不畏艰难,打破“户籍坚冰”。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提速。

国企改革扎实推进,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优化营商环境;上海金融法院,北京、广州互联网法院先后设立,服务新经济新业态……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次作风锤炼。这十年,我们崇尚求真务实,精准谋划、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不断增强改革精度。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人,着力点在干部,见不得脚不沾土、作风漂浮,容不得大而化之、闭门造车。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改出真作风,改出真发展:

精准把脉,不整“一刀切”。亩均能耗、亩均税收、全员劳动生产率,浙江平湖市拿起“精度尺”,千余家企业有了“全息图”,低端产能退出,优势产业升级。

精当统筹,不说“大概其”。下面借广建水利之名,想增6000多编制。安徽省坚决堵住,政府投2/3,社会跟1/3,多种形式服务,多样化市场主体,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精细操作,不搞“大呼隆”。2014年,全国贫困地区80万基层干部进村入户,12.8万个贫困村、8962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2015年补充、调整“回头看”。手握“明细账”,“滴灌式”扶贫托了底。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民生工程。这十年,我们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改革温度。

金秋小岗,稻花香,农家乐。

“农民成了股东,日子更有奔头!”拿到安徽省第一张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加入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开超市、搞乡村游……严金昌,年近八旬的“大包干”带头人,心劲儿不输年轻人。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考察,深刻指出:“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看了让人感慨万千。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新时代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一份个税“礼包”,送出真金白银。赡养老人、子女教育费用可申请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上有老、下有小,成都市民肖鸿很踏实。

一次药品降价,点亮生活希望。历经两轮9次谈判,70万元一针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降至3.3万元,苦苦等待的北京患儿果果,用上救命药。

一宗积案得解,护佑百姓权益。“6年了,没想到还能追回来!”得益于陕西高院执行联动机制,农民工时夭全手捧欠薪,长舒一口气。

群众的急和盼,就是改革的价值取向。坚持就业优先,促进就业创业;整合城乡社保,兜牢保障底线;坚持“房住不炒”,推动租购并举;统筹城乡教育,改革招考制度……改革的含金量,化作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年攻坚,一路向前,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非凡十年,深刻昭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