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 落水洞水位对水文情景三的响应变化
水文情景三中的试验设置既有补给又有排泄,设置泉口大小为3mm,含水层倾角为0°。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不同补给强度条件下,落水洞水位随时间变化如图4-27所示;设置泉口大小为3mm,含水层倾角为8°,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不同补给强度条件下,落水洞水位随时间变化如图4-28所示。
事实上,水文情景三是水文情景一与水文情景二的结合,因此含水层倾角为0°时,落水洞水位变化数学模型可表达为
式中 Qdis——排泄强度,m L/s;
T——补给历时,s。
图4-27 当d=3mm,α=0°时的水文情景三试验结果一曲线图
图4-28 当d=3mm,α=8°时的水文情景三试验结果二曲线图
含水层有倾角(5°,8°)时,落水洞水位变化数学模型可表达为
应用含水层倾角为0°对应的式(4-21)、式(4-22)在补给强度Qre=26.16mL/s时进行计算,并与物理试验测量值相比较,验证结果如图4-29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计算值与试验值较吻合,经计算,均方根误差RMSE=0.661,确定系数R2=0.995,说明此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图4-29 当d=3mm,α=0°时的水文情景三验证结果一曲线图
应用含水层倾角为8°对应的式(4-23)、式(4-24)在补给强度Qre=26.12m L/s时进行计算,并与物理试验测量值相比较,验证结果如图4-30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计算值与试验值较吻合,经计算,均方根误差RMSE=0.668,确定系数R2=0.996,说明此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图4-30 当d=3mm,α=8°时的水文情景三验证结果一曲线图
对照试验中,由有机玻璃制成的直径为24.2cm的圆形水桶代替裂隙网络-管道双重介质物理试验装置,设置泉口直径为5mm。补给强度为40m L/s。相同的试验操作,试验结果如图4-3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水位无论随时间上升或者下降均呈直线变化。
图4-31 当d=5mm,α=0°时的水文情景三对照试验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