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 落水洞水位与泉流量关系分析

4.3.4 落水洞水位与泉流量关系分析

4.3.4.1 基于泉流量线型的落水洞水位预测

设置7个不同的含水层初始饱和厚度(H0=86.0cm,76.0cm,65.5cm,55.0cm,44.5cm,34.0cm,23.5cm),每次试验中,水流排泄至排泄水箱,排泄水箱连接压力传感器,试验过程中记录排泄水箱水位变化。排泄水箱水位随时间变化,如图4-32所示。

设排泄水箱中水位随时间变化为

则排泄水箱中水的体积随时间变化为

对式(4-26)取微分,泉流量随时间变化计算式为

式中 S——排泄水箱横截面面积,cm2

由Matlab程序处理可得,不同含水层初始饱和厚度条件下,泉流量衰减曲线,如图4-33所示。

经回归分析发现,含水层初始饱和厚度与泉流量线型即初始流量Q0及衰减系数α有密切的关系。记为

图4-32 排泄水箱水位变化曲线图

图4-33 泉流量衰减曲线图

回归分析所得参数值及其置信区间,见表4-7。数学模型计算值与物理试验测量值对比,如图4-3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对比点都在直线y=x附近,数学模型计算值与物理试验测量值吻合度较高。

表4-7 回归分析结果一

图4-34 数学模型计算值与物理试验测量值对比图

4.3.4.2 基于落水洞水位的泉流量预测模型

设泉流量变化方程为

初始流量Q0以及衰减系数α与含水层初始饱和厚度H0以及含水层中水的储存量V密切相关,即泉流量变化计算式为

由回归分析可得,初始流量Q0与含水层初始饱和厚度H0以及含水层中水的储存量V之间的函数关系f(M,V)为

同理,由回归分析可得,衰减系数α与含水层初始饱和厚度H0以及含水层中水的储存量V之间的函数关系g(M,V)为

回归分析结果所得系数值及其置信区间,见表4-8。

表4-8 回归分析结果表二

初始流量Q0以及衰减系数α的数学模型计算值与物理试验测量值对比,如图4-3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者对比点都在直线y=x附近,吻合度较高。

图4-35 初始流量Q0以及衰减系数α的数学模型计算值与物理试验测量值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