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扫兴

09 扫兴

春节过到第四天,多吃下去的食物大概已经可以绕地球好几圈。环境学家曾提出,吃过多的食物会增加碳排放量,不利于环保。从这个层面看,中国人的春节简直就是一场惨绝人寰的环境污染运动。

然而,极少有人会在大吃大喝时想到环保问题,却有很多人,会惦记着明天要不要站上家里那台体重秤。

春节期间,健身房也关了门,胞弟在家运动,一日不落下。我没毅力,且讨厌机械练习,却坚持每天与父亲去家门口的公园散步,消化掉些许落入腹中的美食。

多运动,是为了健康、为了美好的身材,也为了多吃一些这人世间的美食。

却也有许多人,上桌还未开吃,便嚷嚷着要减肥、要养生,这不吃那不吃,扫兴至极,让食指大动的我们看上去像极了不顾健康与美貌的傻子。

一位女性友人,风华正茂之年,身材苗条,却一到聚餐就先说自己胖,在减肥,吃东西挑三拣四,不浪费不罢休。一开始,大家都纷纷说她这么瘦还减什么肥,狂吹乱捧一番,渐渐地便疏远了。

要减肥,大可少点餐少吃多运动,却一定要搞得同桌的朋友觉得自己吃太多,又是何必?

你瘦或胖,健康与否,都不是一餐半餐能改变。你可以克制饮食,但那是你自己的事,不要放在台面上扫大家的兴。

另一忘年交,年近60,却青春活力不减,从衣着打扮到生活方式,都似正当年的年轻人。

“最不愿与同龄人吃饭,一群人从上桌开始就大谈自己血压、血脂、心脏搭桥,令你觉得眼前美食皆是毒药。”

她每次说这话都引得我们一班年轻人大笑。

汉堡可乐,火锅烧烤,这位从不打针微整、皮肤却依然光泽靓丽的女人来者不拒。

当然,我们可以归因于基因或别的,但最最重要的,是心态吧。

不是吃下去什么的问题,而是运动,她每天坚持游泳、跑步,实在忙碌的话也坚持个把小时用步行代替开车。

其实,人是一定会老的,但如何让你的每一天都活力四射才是活出生命真谛的关键吧。

回想起今年秋天在美国,一日赶了个大早去当地的艺术博物馆,已经不是第一次来,没什么特别的行程,闲逛一下,看看新的展品,在天晴万里的日子是很惬意的事情。

周二的上午,有一些学生团来访,虽然大大小小的孩子大多不是认真来看展,而是作为校外活动,有些熙熙攘攘,却也为平日里异常安静的博物馆添了些生气。

当然,博物馆这样的地方,大概是不需要什么青春气息的。

那些小孩子虽然成群结队难言兴奋,但都规规矩矩,也都轻声交谈。想起表姐总说,老外的孩子听话,不知道怎么教育的,就是比我们中国家庭的孩子要好带。

虽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但也很难反驳,至少中国家庭更宠小孩,喜欢为孩子代劳,凡事操心,导致小孩子骄纵,的确是有一些弊端的。

当然,也没什么育儿经可以分享,道理大家都懂,我也明白要少吃多运动,但做不做到是另外一回事。因为很多时候,失去耐心、无法控制情绪的往往是我们这些嫌自己的小孩不够乖的大人们。

与学生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老年团,十几个有相当年纪的参观者由一个讲解员陪同着。遇到他们是在中国展品区,讲解员在说青铜器的历史吸引了我走近。

那些老者有几个已经在用拐杖轮椅,但无一例外的是,个个衣着讲究,女的戴着珠宝翡翠,还有宫廷式的帽子,男的西装笔挺。

对讲解人员的介绍还不时提出一些问题。

想到那日之前与母亲去当地一家法式咖啡馆吃午餐,周围坐着好些上了年纪的女人,个个珠光宝气,发型衣着都精心打扮。

在这个地方,年轻人大多是休闲打扮,可能是青春的光芒太耀眼无需奢侈品来锦上添花,越上年纪的人越讲究,有了经济能力和岁月历练出来属于自己的品位和高贵。与我们国内不同,二十出头的女孩子挎几万的手袋,妈妈辈们不修边幅穿女儿剩下的。

想想是有些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