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小狮子

10 小狮子

一个洒满阳光的冷冽午后,父亲把他收藏的小物拿出来擦拭。在一旁无聊,便这里看看那里翻翻。

两对小小的狮子装饰被放在窗檐旁,排排坐,甚是可爱。

闲来无事在朋友圈放了小狮子的照片,一对铜质,一对则是玉制,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货色,却也有相当的年份。父亲已想不起何时何地收了这两件,只道玉制的其中一只在颠沛流离中不幸断了个细小的尾巴,是个“残兵”。

朋友圈中有人看了照片来询价,我问他喜欢哪一对,他答“贵的那对”。

玉制的有了残缺,铜制的自然比较贵了。

朋友便要了铜的那对。

父亲小心翼翼包着铜的那对,放在牢固厚重的木盒子里,外面扎上麻绳,是极为老派的包法。

问父亲收藏这两对时的情形。

卖家拿来时,玉制的已经断了尾巴,但价格开的一样高,父亲亦全部接受了。

“有了残缺,或许在市场价格上有了劣势,但从审美的角度看,独一无二,更胜一筹。”

父亲收藏,从家具到杂件,一直以兴趣出发,喜欢便买,把自己当作那每一件的最终归宿,并无想过以后能否出手,除非遇到真正喜欢的有缘人才会转让。

所以,残缺的孤品自然也不在少数。而这种对残缺美的欣赏却不是人人都有。

记得很久以前,有一个自诩喜爱收藏的朋友提出要来父亲这里看看他的杂件,于是安排她去拜访。看中父亲收的一个鼻烟壶,反复端详琢磨,发现了一处很小的磨损。

旧物经历年代变迁,几番易主,有的甚至是从战乱或焚烧中救出,有磨损很是正常不过。

这位朋友反复叨念,“怎么有磨损?太可惜了!没有磨损我就要了。”如此磨蹭了好一会儿离开了。

父亲并无多言。残缺,在各人眼中,各有意味儿。

我自小跟父亲开玩笑说自己眼睛小,中国人要肤白大眼睛似洋娃娃才算美女。现在医美如此昌盛,要不要去拉个双眼皮开个眼角什么的?父亲当然严厉反对。

而我自然也是说笑。各人有各人的特色,这才是真正的美。人人都长成范冰冰或安吉拉宝贝,该是多么毛骨悚然的事情呀。

有一些西方家庭,来国内的孤儿院收留孤儿,全然不介意那些有残缺的儿童,而他们多数是因为生来残疾被亲生父母抛弃的。

儿歌中唱到:两只老虎,两只老虎,真奇怪,真奇怪,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

现实中,我们罕有机会遇见缺耳朵断尾巴的小老虎,而世事却都是不完美的。

接受不完美,他们不奇怪,而是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