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自由
夏天的时候,朋友送了一个圆形的玻璃缸,里面放了几条彩色的小鱼。可爱至极,家中平添许多生气。
可没多久,小鱼儿就陆陆续续死了。
天气太热,这些鱼本就养不长,等等等等,有很多原因的,却也不那么重要。
本身胆儿极细,发现一条鱼翻了肚皮漂浮在水面,其他鱼在其身旁游来游去毫无察觉的样子,便觉得可怖。小心翼翼拿个勺子撩掉扔掉,就当一切没有发生过。
虽不曾考证,但听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那么短,那它的同伴也不会为它的死悲伤吧。
只是偶尔诧异,同一缸水,一样的鱼食,有的怎么就莫名其妙死了,有的却全然无事。
想起闺蜜的前男友总是送鱼给她,再去家里照顾那些小鱼,给每条都起个可爱的名字。小白小红,认了名,失去就难免伤心。
人离开了,也是一样的。在一起的时候,一同吃过的饭、看过的电影、走过的路、说过的话,难免在分离后,成为刺,时不时在心中扎一下。
这些鱼,不知会否觉得失去自由,离开了小溪湖泊,被困在一个小小的玻璃缸子里。
而人,却可以努力选择去到我们想去的地方。
久到忘记多久以前,有人送了套几米的漫画给我,因为我喜欢《向左走向右走》这部电影。只是,包装太精美,又因为我喜欢《向左走向右走》只是为了金城武,这套绘本束之高阁在书架上做摆设,很多年。
小孩子进入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最大的特征除了翻箱倒柜之外,竟缠着我天天睡前读书给他听。于是随手翻出这套图文并茂、又因为对小孩来说太过哲理深奥而可以尽情胡乱瞎扯的几米漫画。
意外的是,被其中一个故事深深吸引住。
《微笑的鱼》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主人公看到一条鱼,总觉得鱼在对他微笑,等待着他深情凝视的瞩目,于是决定带这条鱼回家,放在鱼缸里,清晨到日暮,陪伴着他。
一夜入睡后,他梦见了这条鱼飞了起来,出了家门,穿过熟睡的城市,来到大海。主人公跟着它,跃入蓝色无垠的大海游泳嬉戏。
主人公醒来,决定把鱼放回大海,属于它真正的家,给他自由,同时感叹自己也不过是在一个大鱼缸中生存的人类,不自已、不自由。
这是一个如此令人酸楚的故事,虽然小孩子眼中所见,不过是蓝色的大海、美丽的鱼和那胖胖的主人公略显可笑的睡衣和泳姿。
与一个刚结束了一段多年恋情的朋友闲聊。
“一开始,他总说离不开我,分分钟也想见面,电话要聊至睡意袭来才肯挂断。分手时,他却说这段关系束缚着他,令他不自由,无法呼吸。”
朋友说这话时,竟让我想到了那条鱼的主人。
从梦中醒来,鱼依然在家中的鱼缸里,只是那微笑已然令他心中凄楚,这如猫般贴心、如狗般忠心、如爱人般深情的鱼,他原本以为那微笑是充满爱慕且快乐的,原来并非他所想。
要分手的人总说渴望自由,摆脱上一段恋情的自由,投入到下一段恋情的自由,而那旧时的恋人,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捆绑自由的罪人。
“我何罪之有?当初也是他先说爱我,现在我却变成了令他窒息的罪人?”
“那就给他自由!这世道,给一套市中心的房子还要去筹个千八百万。自由?给他一打,拿去不谢!”
我试着跟朋友开玩笑,说说风凉话。
恋爱中,执拗的那个往往被动,捆绑和付出都是相互的,最后你失去了一切,还落个一无是处。
只是,我们为何不能坦诚地对对方说——激情不在了,我感到倦怠,我变了,想改变,你并无过错,只是我想分手。自由是很美好的事,不应拿来作借口,伤害一个真心爱你的人。
有一年在阿姆斯特丹,一个人去游船河,开船的人从英国来,问他喜欢这儿吗?
他说喜欢,因为自由。
“这地方,连空气都有自由的气味儿。”那个开着船的帅气英国佬说。
“是大麻味儿吧?”我跟他开玩笑。
他大笑了起来,说“大概吧”。
在荷兰,未必人人都会去吸食大麻或夜夜流连红灯区,只是那一切合法合理的自由感,让你觉得心中畅然。不像我们这儿,还没打仗,韩剧已经不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