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巧克力糖

04 巧克力糖

百无聊赖,吃一颗巧克力糖,发现包装纸上写着保质期42周。

我是个资深包装说明阅读爱好者,就是吃东西要强迫症般地读包装纸说明书,上厕所时连脚跟旁消毒剂上的文字说明也不放过的。

话说回来,巧克力糖的包装纸上写着保质期42周,不是一年两年半年这样简单易算的日子,便在心中盘算起来——一个月有4周多几天,42周差不多就是10个月。生个孩子的怀孕周期是40周,差不多就是那个时长。

什么东西都有保质期,什么东西都会过期,连卫生纸也会。金城武在王家卫电影《重庆森林》中最著名的关于凤梨罐头的对白,也是这个意思。

“我们分手的那天是愚人节,所以我一直当她是开玩笑,我愿意让她这个玩笑维持一个月。从分手的那一天开始,我每天买一罐5月1号到期的凤梨罐头,因为凤梨是阿May最爱吃的东西,而5月1号是我的生日。我告诉我自己,当我买满30罐的时候,她如果还不回来,这段感情就会过期。”

看来,每个人对事物都有着自己的计算方法。

早年家中经营小生意,一到春节,年初五迎财神的凌晨和大年夜的烟花爆竹放得一样凶,整条街似着了火般。儿时记忆中的过年,与烟花鞭炮紧密相连。

放得越旺,来年运势越旺,是一种成正比的衡量。中国人迷信,但这千百年的传统,着实让人安心。

现在要环保,连上坟都不准烧纸钱,说一束花可代表一切。心里觉得祖先大概手头要紧,打个麻将也只能用糖果糕点做输赢了。

絮叨回来,量化这玩意儿,也的确有意思。

超市里买一包微波炉爆米花,说明写清“叮”(加热)1分45秒。真妙,少一秒不熟,多一秒爆炸么?

煮水饺馄饨之类的,加三次冷水烧开,就熟了,这是长长久久以来的生活经验,把时间的量化转化为烧水来衡量的确容易记得多。

一次在美国,腹痛入院,护士问最多十级的疼痛到了几级。不习惯这样量化疼痛。时不时来问,烦了。“不知道几级,总之就是痛。”

食物的变质腐烂经过精密地实验和测算,超过42周的巧克力糖便不能再食用。于是在想,从生产日起的42周,到底是一夜之间就腐烂,还是逐渐变质。自然没有这么无聊地去观察,但偶尔也会想这量化本身,要如何来衡量呢。

朋友结婚七年,周遭人开她玩笑问她“痒了没?”她认真询问这“七年之痒”究竟是第七年起算抑或过了七年再算?也是引来哄堂大笑。

父母总会跟小孩开玩笑,“比较喜欢妈妈还是喜欢爸爸?”

孩子会说,“都喜欢,一样多。”

这世间,大抵只有对亲人的爱是一样的吧?

有一天父母与我开起了相似的玩笑,问说“与谁一同散步比较开心?妈妈还是爸爸?”

我笑了,这么大的人被问这样小孩的问题,觉得着实窝心。便胡扯是妈妈,于是爸爸便娇嗔起来。

其实,妈妈还是爸爸,不管是谁,能与我一同散步,都是幸福至极的事情,哪里需要衡量和比较?

好似你问我,梁朝伟还是金城武,你比较喜欢哪一个?是约会吗?那随便哪一个,我不挑。

当然是说笑了。

只是,对一个人的爱要多至什么程度,才会不顾自己的付出、不计物质上的获得、不管对方的对错?这取决于每一个人自己,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42周或4级疼痛这样简单的量化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