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堕落
朋友给我看照片,潮牌出了块板砖,官网卖40美金,国内代购近800人民币。
正在吃火锅,800块?
“板砖我一会儿吃饱了路边给你捡一块。”
心想要么多点盘海鲜下锅涮。
“你low了吧?out了吧?不懂了吧?”
朋友吐槽我。
“这块砖放在哪里?装饰品吗?放梳妆台上吗?可以打开吗?”
同席的一位女高音歌唱家一脸懵,不停提问。
然而,它确确实实就是一块印了品牌logo的板砖,不会唱歌跳舞也不能吃。
当然,品牌是有附加值的,你知我知,即便在知识产权如此飘飘摇摇的国土上,我们依旧知道,你穿上身的衣,拿上手的袋,放在脚边刻了logo的板砖,除了所谓的品质之外,它的品牌是有自身价值的。
台面上需要点话题,这种话题最适合下饭。
“我们这个社会呀,太浮夸了,太浮躁了,世风日下,一套公寓动辄上千万,上海新天地兜一圈,二十出头的女孩子拎的手袋都十几万。”
“亚洲人讲究牌子,欧美人好一点。”
于是我开始叨叨叨一大堆在美国时,那些亲戚朋友都不怎么追求名牌,他们活得体面舒适也不奢侈。几十美元的Forever 21外套一样好看,哪像你们买个大衣一定要几万块的Max Mara。
一顿吐槽后,女高音幽幽反驳了。
留法归国的女高音去法国外派到中国的人家做客。
那些法国人,在自己国家独自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出门地铁公车,过得独立从容。我们向往的人生啊,就是这么没铜臭不世俗。
现在,公司给他们报销国内的住房,配车子,有司机保姆。
堕落了,连走几分钟去游泳池也要打电话叫司机过来。
那家的法国小孩说en chauffeur(司机代替公车和地铁,变成了一种交通工具)。
女高音说起这个有些忿忿然。
想起有一年坐飞机去圣保罗,在芝加哥转机时遇到一个美国女人独自带着很小的婴孩从上海回美国的家。
一路上跟孩子感叹“回去后就没有阿姨了”。
同桌的一个朋友在中国南方工作,他的那个城市以代加工国际大牌奢侈品闻名。朋友不断炫耀着自己一眼识别真伪奢侈品手袋鞋履的火眼金睛,以极为不屑一顾的口吻诉说着他们那里的人穿戴名牌都先把标签给剪了这种“大气行为”。
这让我联想到不久前在网上看的一个纪录片——美国上流社会的一些拿着祖上留下来的所谓“老钱”的家庭主妇们,为了让自己的炫富行为显得极为低调与充满人道主义精神,买回家的名牌衣服,先把标签给剪了。
“为了不让佣人们感觉不适……”
得了吧!
剪标和贴标,不过是异曲同工的“装”的行为,在乎名牌本身不论正过来反过去都是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同。当然装也分三六九等,段数不同而已。
这世上,大抵没有什么全然淳朴的灵魂,都是环境,环境浮躁,人就堕落。老人家不是说了吗?“男人有钱就变坏,他还没变坏,是因为他还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