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洞

萤火洞

怀托莫萤火虫洞

怀托莫萤火虫洞,也称萤火洞,怀托摩洞,位于新西兰的怀卡托的怀托摩溶洞地区,因其地下溶洞现象而闻名。地面下石灰岩层构成了一系列庞大的溶洞系统,由各式的钟乳石和石笋以及萤火虫来点缀装饰。一些溶洞对游客开放,另一些用于专家进行研究。

新西兰北岛中北部石灰岩洞,位于汉米敦南约80千米处,怀帕河支流附近。地下岩洞有精美的钟乳石、石笋等,沿地下河道乘船游览最吸引人。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在岩洞内熠熠生辉,灿若繁星,有人把这种自然奇观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石灰岩是由无数的海洋生物遗留物的化石所形成的,怀托摩萤火虫洞3000万年前是在深海底下,这2400万年来,萤火虫洞经过无数次地壳变动及火山活动等地质变化,许多坚硬的石灰岩受到扭曲变形并且被带到海平面上,尔后经过雨水侵蚀,形成许多的岩缝。

雨水与空气中带着微酸的二氧化碳,日积月累地侵蚀,使得岩缝逐渐扩大成为钟乳石及石笋,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萤火虫洞岩洞景色。经过推算估计大约1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3立方厘米的钟乳石,不过也会因着地形结构、植物机能、石灰岩深度、内外环境气候、以及洞穴形成的年数,影响钟乳石形成的速度。两个并排的钟乳石会因为不同的水流途径,而各有不同的形成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