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
多瑙河奔流直下,汇入黑海,形成了欧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不计其数的湖泊和沼泽哺育着300多种鸟类和45种多瑙河及其支流中特有的鱼类。
无论科学家认为多瑙河三角洲只有7000年的历史,还是昨天才诞生,都无关紧要。三角洲是一个仍在形成中的世界。它散发着海草、湿土、飞鱼和鲜鱼子酱的蛮荒气味。
多瑙河
没有迹象表明曾有人在此生活,也没有写下自然环境的历史痕迹,它们依然我行我素地执著前行。现在,三角洲的总面积已超过5500平方千米,多瑙河河长2850千米,平均流速每秒6500立方米,挟带的淤泥每年约有2亿吨。作为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的最大河流,它的汇水面积超过80万平方千米,它流经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乌克兰,欧洲中部和东南部、奥地利、德国以及匈牙利的河流都汇集其中。
对生活在多瑙河中下游的古人来说,多瑙河是一条神圣的河。武士外出征战,先要用河水净身,并向它献祭,尤其是罗马皇帝图拉真,对它更是感激涕零,因为在2世纪罗马军队征讨生活在多瑙河平原和喀尔巴阡山的达契亚人时,多瑙河曾施惠于他。在罗马匿拉真的石柱上,多瑙河被描绘成一个长着胡须的巨人。图拉真是第一个踏着石桥渡过多瑙河的人,该桥为大马士革的建筑师阿波沼多鲁斯于公元105年所建。
古希腊人认为多瑙河三角洲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地区,根据季节的不同,为多瑙河七条、五条或三条支流所束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多瑙河至少有四个出海口被淤泥堵塞,从而产生了数不胜数的淡水水道和湖泊,由漂浮或固定的岛屿将它们与大海分开,岛上长满芦苇和树木,如白杨、栎树、柳树和桤木。
多瑙河水通过三条支流注入黑海,从北向南,分别是基利亚河、苏利纳河和斯芬图格奥尔基河。在这些河流上,船只满载咸鱼和熏鱼、谷物、蜂蜜、毛皮和奴隶,从这里驶向希腊和意大利。
传说,多瑙河三角洲中心地带的白杨岛曾被一个神秘的王国所占领,居住在那里的要么是亚马孔人,要么是日耳曼血统的部落。现名斯内克岛,属俄罗斯所有。根据希腊神话,它是通向西天的入口,也是祭拜阿喀琉斯的地方,据说他一直在此避难。
同古时候一样,多瑙河三角洲现仍是每年从欧洲中部和北部迁往地中海的候鸟的落脚点。现有记载的鸟类已达300多种,其中176种在那里繁殖。
在漂浮岛上可发现水獭、鼬和水貂。鱼是多瑙河三角洲和湖泊的另一个财富来源:现已发现60多种鱼,其中45种是在多瑙河及其支流中土生土长的鱼,另外15种为海鱼。有些鱼,如鲟,产卵时逆流而上,到河的上游产卵,它们的卵可做鱼子酱,而有些鱼,如鳝鱼,则顺流而下,到海中产卵。
三角洲还是人类的定居区,那里约有2万人居住,主要是渔民。其中80%以上是利波瓦人,即由于受官方规定的宗教和沙皇迫害而来三角洲避难的信东正教的俄罗斯人。他们的人数已急剧减少,大约50年前有3万人,目前已减少到1.2万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