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源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千米,在世界上仅次于亚马孙河和尼罗河。
长江源地区即指长江上游通天河的楚玛尔河口以上的源流地区,流域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这里雪山绵亘,冰川蜿蜒,湖泊广布,沙丘起伏,泉群出露,沼泽连片,冻土成带,水系发达,河川众多。有些河道水系散乱,互相交织,时分时合,极似少女的辫子,又可以说是“辫状水系”。
在这庞大的水系当中,沱沱河、楚玛尔河、当曲是三条主要源头水流。
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冰川丛中。各拉丹冬雪山群,由21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所组成,主峰海拔6621米,南北长达50余千米,东西宽约20千米,冰雪覆盖面积达670平方千米,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水。雪山群的峡谷中,有104条现代冰川。冰川和周围的雪山,在充足的日照下,融化成长江最初的源流。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有两条大型山谷冰川,自东向西,沿着山谷向下延伸,形似螃蟹的两只前爪。这里就是万里长江正源沱沱河的起点——姜根迪如的南北冰川。南支冰川长12.4千米,宽1.6千米;北支冰川长10.1千米,宽1.3千米。这两条冰川的冰舌部分,因阳光、风化、水流的融溶作用,形成了壮丽的冰塔林。
沱沱河
冰川在阳光下融化汇聚成沱沱河,河道开阔,水流如发辫交织。沱沱河在向北流经130千米后,受到乌兰乌拉山的阻挡又掉头向东,一直穿过青藏公路的沱沱河大桥,在以下60千米处与当曲汇合。沱沱河全长346千米。
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发源于距错仁德加湖(叶鲁苏湖)约150千米远的可可西里山东麓。可可西里又与新疆的阿尔金、西藏的羌塘相连,这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之一,也是中国目前大型野生兽类动物分布数量最多的地区。这里虽然海拔5000多米,但地势平缓,一条条干涸的沟谷,一片片风积沙丘,广布在山坡和河畔。一眼望去,沙海起伏,沙丘像一弯弯的月牙,这就是“新月形沙丘”。沙丘一般高20米左右,最高可达50米。这无疑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分布区域了。楚玛尔河地区的年降水量虽然仅及当曲地区的一半,沿岸沙丘也多,但是它的湖泊却不少,楚玛尔河从错仁德加湖(叶鲁苏湖)中穿过。
楚玛尔河在下游接纳了昆仑山南坡大量的冰雪融水和较多的地下水后,水量也明显增大。楚玛尔河向东流去,先后穿过叶鲁苏湖及青藏公路,最后折转向南,在当曲河口下游200多千米处,汇入通天河。
长江南源当曲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海拔5395米的山麓沼泽地,一片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沼泽。藏语“当曲”,是“沼泽河”的意思,这里地下水源丰富,到处是连片的沼泽和泉群。
当曲初始的源流形成后,先由南向北,又转向西北、东北,再自西向东流去。与当曲源头一山之隔是澜沧江水系的上源,其流向与当曲正相反。再向南,是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的怒江。当曲全长352千米。
沱沱河与当曲在沱沱河大桥下游60千米处汇合后称为通天河,通天河全长800千米,穿行于唐古拉山脉和昆仑山脉的宽谷之中。通天河上游地区,由于交通条件所限制,相对少有人为干扰,是长江源头原始状态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通天河在玉树接纳巴塘河后进入西藏自治区与四川省交界处的高山峡谷之间,称为金沙江。金沙江流经著名的横断山脉区。地势自西北逐渐向东北倾斜,群山绵亘,山岭之间的峡谷成“V”形,深达两三千米,江水如万马奔腾,穿行在深切的峡谷之中。与金沙江相邻的怒江、澜沧江,相互之间距离最近处仅70多千米,三条江平行南流,形成著名的三江并流景观地区。金沙江穿过云贵高原北侧,流到四川省宜宾市,当它和北面流来的岷江在宜宾汇合之后,才称为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