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斯米尔岛
加拿大的埃尔斯米尔岛是世界第九大岛,面积20万平方千米。埃尔斯米尔岛中部地区,气候终年严寒,为巨大的冰层所覆盖,没有植被和土壤。埃尔斯米尔岛北端距离北极不到250千米。在这样酷寒的极地,只有极特殊的动物才能生存,北极狼就是其中之一。在世界上其他地区,狼群饱受人类的迫害而对人类深怀戒心。然而此地人迹罕至,北极狼徜徉在冰雪荒原上悠然自得,对人类毫不畏惧。
北美洲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都深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埃尔斯米尔岛所在的北极群岛在远古和北美大陆是一个整体,是古老的加拿大地质的一部分。冰川的压力使一部分陆地沉到海平面以下,冰川退却后没有回升到海平面以上,将一部分陆地隔成了岛屿,形成了北极群岛。北极群岛现在还有少数地方被冰川所覆盖,这里是南极和格陵兰以外冰川面积最大的地方。
埃尔斯米尔岛
北极群岛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群岛。西北地区的南部并没有被冰川隔成岛屿,但是冰川却在这里造就出世界上最壮观的湖区。北极群岛的植被基本上都是苔原。
埃尔斯米尔岛的面积约为冰岛的两倍。当太阳融化朝南山坡的积雪时,在周围一片明亮耀眼的白色衬托下,岛上露出的灰黑色山岩显得分外压严、肃穆。经过千百年冰雪的侵蚀,有的山岭已磨圆了,看起来不如实际上高。北部格兰特地山脉的巴博峰海拔2600米,是北美东北部的最高峰。海岸线经冰川冲蚀参差不齐,有不少峡湾。有些峡湾,如阿切峡湾,两侧悬岸高出海面700米。
每年大部分时间,埃尔斯米尔岛的周围海面冰冻,天气寒冷。这里冬季气温可降至零下45摄氏度,夏季(从6月底至8月底)气温仍常常低于7摄氏度;在风和日丽的日子,气温可达到21摄氏度。这个岛虽然寒冷,但并不像想像中那样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只是一个荒漠,年平均降水量(雪、雨和霜)只有60毫米。由于这里热量不足,地面蒸发很少。
面积广阔的埃尔斯米尔岛上只有南部的格赖斯峡湾有居民。早在4000 年以前,一小部分古代爱斯基摩人从西伯利亚经过冰封的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经过几个世纪的游猎,大约2500多年前,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的足迹终于踏上了埃尔斯米尔岛。他们以麝牛和驯鹿为食,用它们的皮毛骨骼做衣服和武器,并改良方法猎杀海洋动物,最终兴旺繁荣起来,成为了现代因纽特人的祖先。他们发展出不可思议的技艺,在皮船上捕捉包括鲸在内的各种海洋哺乳动物,狗拉雪橇成为重要的陆上交通工具。因此,埃尔斯米尔岛成了一个研究加拿大北部原住民的重要场所。
埃尔斯米尔岛上没有树木,离它最近的树生长在南部的加拿大大陆上。夏季,这里的大部分地区没有积雪,北极罂粟等野花在小溪边等适宜的地方盛开。黑曾湖地区是这片广大荒原上的最大绿洲。到了夏天,湖畔生机勃勃,生长着苔藓、伏柳、石楠和虎耳草等。夏季草原上有成千上万雪白的北极野兔、成群的麝牛和驯鹿。
生活在埃尔斯米尔岛上的驯鹿比大陆上的驯鹿要小,毛色较白,冬季不向南迁徙,同麝牛和北极野兔一样,只能依靠刨食积雪下的地衣和绿色植物过冬。无论冬夏,它们都是北极狐和狼的猎物。来此度夏的许多鸟,冬季都南飞到较温暖的地方。北极燕鸥几乎飞行地球半圈到南极地区去过夏天。雪和岩雷鸟冬季仍留在岛上,寻觅冬季植物维持生命。
北极狼分布在加拿大北极群岛及格陵兰北海岸,大概在北纬70度的北边。它们生活在荒芜的地带,包括苔原、冰河谷及冰原。北极狼能够忍受零下55摄氏度的寒冷温度。北极狼有一身白色且比南方狼更加浓密的毛。它们的耳朵比较小也比较圆,鼻子稍短,腿很短。它们的体重较重,一只发育完全的公狼重达80千克。北极狼吃它们所能捕获的任何动物,从野鼠、旅鼠、野兔及小鸟到驯鹿及麝牛。它们必须成群一起猎捕驯鹿及麝牛等大型猎物。由于这个范围内掩蔽物极少,北极狼必须逼近有警觉的兽群防御圈,圈内有幼兽在中央,北极狼群绕这群动物转,试图迫使它们分散开以便隔离出那些年幼或身体衰弱的成员来。一头麝牛就足够北极狼维持好几天的生活。北极狼是狼族中唯一没有受到生存威胁的动物。偏远的栖息地使它们可以远离人类,而避免因人类威胁所带来的绝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