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泽岛

弗雷泽岛

弗雷泽岛绵延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南海岸,长122千米,面积162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高大的热带雨林的雄伟残迹就矗立于这片沙土之上。移动的沙丘、彩色的砂石悬崖、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物、清澈见底的海湾与绵长的白色海滩,构成了这个岛屿独一无二的景观。1992年,弗雷泽岛作为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弗雷泽岛

弗雷泽岛是由数百年前大陆南方的山脉受风雨剥蚀而开始形成的。风把细岩石屑刮到海洋中,又被洋流带向北面,慢慢沉积在海底。冰河时期海面下降,沉积的岩屑露出海面,被风吹成大沙丘。后来海面回升,洋流带来更多的沙子。植物的种子被风和鸟雀带到岛上,并开始在湿润的沙丘上生长。植物死后形成了一层腐殖质,使较大的植物可以扎根生长,沙丘便被固定住了。现在,全岛均是金黄色的沙滩和沙丘。有些地方耸立着红色、黄色和棕色的砂岩悬崖,砂岩悬崖被风浪冲刷成锥形和塔形的岩柱。

弗雷泽岛的雨量异常充沛,年降雨量可达1500毫米。因此在岛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淡水地,蓄水量约2000万立方米。沙丘之间还有40多个淡水湖,其中包含了世界上一半的静止沙丘湖泊,这大大促进了沙丘植物的兴衰循环。布曼津湖,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静止湖泊是弗雷泽岛最美丽的地方之一。

弗雷泽岛原名“库雅利”,意思是“天国”,这里一直美得很超然。1836年,一场暴风雨使“寻金”号轮船撞上了库雅利岛北部的斯温群暗礁。于是,船长詹姆斯·弗雷泽、妻子爱丽莎·弗雷泽和船员们划着小舟漂流到库雅利。库雅利的土著人抓住了他们,几个月后,只有爱丽莎·弗雷泽逃了出来。她利用这段特殊的经历,以动人的语言,向人们讲述库雅利岛,结果这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小岛引得许多渔民、传教士和伐木者大举迁移,岛名也因此变为“弗雷泽”。后来船长夫人的经历成为一部电影和几本小说的创作主题,弗雷泽岛从此闻名于世。

弗雷泽岛上,在高达240米的沙滩和悬崖后面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植物。这里森林茂密,喜欢潮湿的棕榈和千层树在积水的地方生机蓬勃;柏树、高大的桉树、成排的杉树以及非常珍贵的考里松也都舍意地在此安家落户。这些林地为很多动物提供了家园。世界上有超过300种原生脊椎动物,而生活在这个岛上的就多达240种。其中包括极为珍贵的绿色、黄色雉鹦哥,这种鹦鹉科鸟类,喜欢活动在靠近海岸的洼地和草原上。以花和蜜为食的红绿色金猩猩鹦哥,为密林增添了艳丽的色彩。地鹦鹉和大地穴蟑螂也是岛上的常住居民,因为在这里它们少有天敌。岛上的哺乳动物数量很少,但是这里却是澳洲野狗在澳大利亚东部的唯一栖息地。岛上的沙丘湖由于纯净度高、酸性强、营养含量低而鲜见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一些蛙类却非常适应这种环境,特别是一种被称为“酸蛙”的动物,它们能忍受湖中的酸性而悠闲地生活。弗雷泽岛的高潮与低潮之间有大片的浅滩,这些浅滩为过往的迁徙水鸟提供了最好的中途栖息地。

岛上的小湖和溪流成为野生动物的饮水源,这些动物其中包括澳大利亚野马。它们其实是运木材的挽马和骑兵军马的后裔。每年的8~10月,弗雷泽岛附近的海面上,还常常能看到巨大的座头鲸喷出的水柱,以及它们跃出水面的样子。

在弗雷泽岛上还能看见葵花凤头鹦鹉。葵花凤头鹦鹉也叫葵花鹦鹉、黄巴旦等,产于澳大利亚北部、东部及东南部至昆士兰岛西部、新几内亚及北部、东部岛屿等地。葵花凤头鹦鹉体长40~50厘米,体羽主要为白色,头顶有黄色冠羽,耳覆羽、颊部、喉部、飞羽和尾羽沾有黄色,虹膜为暗褐色或红褐色,嘴呈暗灰色,腿、脚呈暗灰色。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冠羽便呈扇状竖立起来,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因此得名。主要以植物种子、坚果、浆果、嫩芽、嫩枝为食。野生的葵花凤头鹦鹉常常栖息于平原、沼泽等附近的树林中,喜欢结群活动。鸣声响亮,善于用脚和嘴在树上攀缘,经常一只脚抓住树枝站立,另一只脚将握住的食物送入嘴中,脚趾非常灵活,葵花凤头鹦鹉善于长距离飞行。繁殖期在澳大利亚南部为8 月至翌年1月,在澳大利亚北部则为5~9月。筑巢于靠近水源的大树上或岩洞里。每窝产卵2~3枚,孵化期为28天,由雄鸟和雌鸟共同孵化和育雏,育雏期为70天左右。寿命一般为40年左右,也有的活到60~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