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1:电影、戏剧、连环画、年画。
相关1:电影、戏剧、连环画、年画。
1950年
1950年,电影领域出现重要转向。苏联影片大量登场,英美影片黯然退出。
据“文化部一九五○年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报告与一九五一年计划要点”显示,1950年全年,国营电影制片厂和苏联合制五彩纪录片2部,翻译苏联故事片43部、教育短片42部。
这份资料分析说,在电影市场上,美英帝国主义国家的有害影片已基本肃清,并以美国电影势力最大的上海为例:“一年来美国片也已为广大观众所唾弃,而以人民民主斗争为主题的国产影片则受到极大欢迎;这是电影市场上的空前变化,是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巨大胜利。”
文化部1950年11月下旬召开全国戏曲工作会议,明确规定要以“历史观点”和“爱国观点”作为审查剧目的标准,要求旧有戏剧中一切有重大毒害的内容,以及表演形式上一切野蛮、恐怖、残酷、猥亵、奴化的成分,必须坚决加以改革。凡对人民有重大毒害、必须禁演的戏曲,则应统一由中央文化部处理。
这一年发展新连环画与新年画,改革旧连环画与旧年画,被当作了“美术宣传方面的重要任务”。新年画被定位为“一种宣传画”。上海向来是连环画的出版中心,出版连环画的书店有70多家,出卖和出租连环画的书摊有3000余处,历来所出连环画2800多万册以上,大半为武侠神怪故事,“其有害的影响是很大的。”1951年10月18日,文化部、出版总署关于加强年画工作的指示中,提出新年画在内容方面,凡有关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希望与追求(如平安、富足、多子、长寿之类),对于美好风物的欣赏与爱好(如山水、风景、人物、花果之类),以及为人民所熟悉的优秀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民间戏剧的故事画等等,都可以适当地加以保留。
在上海,上述一切与图片生产、制作行业密切相关,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包括照相馆、图片社等图像生产领域内的清理、转向也已势在必行。
写在相片的背面
民间相片的内容包含着怎样的秩序?
拥有它们就获得某种语意许可,
新的阐释会成为可能吗?
疑虑归疑虑,但布迪厄把家庭相册比作“一个整洁或雅致的墓碑”,这句话,还是挥之不去,并由此对那些陈年丝绸缎面家庭相册心生敬畏,那里除了整洁、雅致外,还有外人难以道来的秩序,时代的规定性,与莫名的愁容。精心打理的东西,那是对生与死的双重敬意。
家庭相片中包含着“共同的过去,即使是一个最不起眼的共同的过去”,为纪念,便“要为它们设立一个整洁或雅致的墓碑,以供定期瞻仰。”布迪厄说。
布迪厄声言的家庭照相册“理性顺序”与米歇尔·福柯所说的“事物的秩序”之间到底有无关联呢?顺序自然有,但有多少理性的成分,就难说了。当然,严格按照编年史精心编排的家庭相册,也确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