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12:嵊州小城某日午后的一缕烟尘。
2025年09月26日
相关12:嵊州小城某日午后的一缕烟尘。
1966年
1966年下半年的某一天,越剧之乡、浙江嵊州古城一骆姓人家显然被来人的一句话吓坏了。看到骆家相框中所挂家族成员民国期间着长袍马褂合影照,来人关切说,怎么能挂呢,哪能让人看到家里还有这样的历史。过后,家人迅速决定把这张相片烧掉。缕缕青烟过后,这惟一一张记载家族记忆的合影照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小业主的后代们同时烧掉的还有家里保存的地契。
过后,这一家还把另两张照片放在了装有包括嫁妆、翡翠等贵重物品的箱子上面,目的是“辟邪”。照片是这家的两位女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的标准照。
这个家族另一个关于相片的记忆是,日本人的轰炸机到来时,炸毁了家中房子,大火烧毁了家庭相册。
同为嵊州。造反派去一户人家抄家,这家祖上有人在民国期间当过警察。
翻开一个抽屉时,发现这户人家当兵儿子的一张照片—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标准照。造反派抄走了家中所有物品,孤零零地留下存放那张照片的桌子。
就连家庭空间里也盛行这样的礼仪制度,早饭、晚饭前都要这样做。
向毛主席像行礼。不要向毛主席像行礼。
1969年
1969年12月6日,根据毛泽东本人批示,中共中央发出文件,要求各级党委在宣传毛泽东形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不要追求形式,要讲究实效;不经中央批准,不准再制作毛主席像章;禁止在瓷器上制毛主席像;不要搞忠字化运动;不要早请示、晚汇报,饭前读语录,向毛主席像行礼。
向毛主席像行礼,是“早请示、晚汇报”—这套向毛泽东“表忠心”的祝颂礼仪、例行程序中的必要环节,流行于1966年至1971年间。
官方正式文件并未明文规定这一套仪式及其程序,但这一切还是在全社会都流行开来,并成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