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那一天的前前后后
第六篇 那一天的前前后后
我要看到我长得美
无名塔上,背后的快门声
1976年10月2日
笑了
一个女人的杭州之旅
有人说电视屏幕相片真有历史感
1980年9月10日前的亲密时刻
此后开始的近两年时间内,大量家庭相片,甚至相册被焚烧。西装革履、烫发旗袍与长袍马褂们,一起在火光中化为烟尘,冲向天空,最终落地化泥。
北京,最后的通牒。
1966年
我们要批判、要砸烂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所有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理发馆、裁缝铺、照相馆、旧书摊等等,统统都不例外。
1966年8月26日,《人民日报》修改润色后刊载了北京二中红卫兵拟就的文章—《最后通牒—向旧世界宣战》。
文章称,这样做的理由是阻止资本主义大泛滥,防止复辟;反对修正主义,保证中国永远不会像苏联一样改变颜色。而那些资产阶级的老爷们懂得,要想复辟,必须在生活上打开缺口。
1
1966年8月17日晚,北京二中红卫兵头目决定采取行动,破除北京市服务行业的“四旧”。是夜,他们起草了《最后通牒—向旧世界宣战》。8月18日凌晨,这份被研究者称为首倡“破四旧”的文告起草完毕。
文告列举了包括“下流低级的照片”在内的“四旧”具体形态。17年来,那些“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照相馆也在批判、砸烂之列。
此后开始的近两年时间内,大量家庭相片,甚至相册被焚烧。西装革履、烫发旗袍与长袍马褂们,一起在火光中化为烟尘,冲向天空,最终落地化泥。
红卫兵、造反派们理直气壮地在烧,关起门来胆战心惊的人们也在慌乱间把先人的照片投进火盆。
2
《最后通牒—向旧世界宣战》列举日常生活中需要清理、砸烂的具体内容包括:
“牛仔裤”、“牛仔衫”以及各式各样花花绿绿令人作呕的港式衣裙。这一切会使那些流氓们飘飘然,神气十足。
许多下流低级的照片,把那些资产阶级少爷小姐电影明星们捧上了天,使他们神魂颠倒,眉飞色舞。照出来的相,可恶,可憎,可气!
大量古今中外低级黄色冒险的小说,使那些狗崽子们从你们那里得到了满足。大批资产阶级的阴魂从你们那里飘了出来,毒害了许多青少年,滋育了他们犯罪的苗头。
还有那些商店,摆了那么多香水、雪花膏、口红、项链等奢侈品,及港式衣裙、火箭鞋等等,是给谁预备的?难道工农兵还抹香水,穿尖皮鞋吗?
资产阶级的老爷们从心灵深处不喜欢广大的工农兵那种淳朴憨厚自然的美。他们服务的对象是那些油头粉面、衣着华丽的老爷太太们,他们的灵魂深处是肮脏的,反动的。
3
怎么处理这些包括“下流低级照片”在内的肮脏东西呢?同学们呼吁:
“飞机头”、“牛仔裤”、下流照片和黄色书籍统治一些理发馆、裁缝铺、照相馆和旧书摊……的现象,再也不能让它继续下去了!我们向理发、裁缝、照相等行业的革命职工倡议:
港式的发型不理!港式的衣裙不做!下流的相不照!黄色的书不卖!
他们还要求在最短时间内改掉港式衣裙、剃去怪式发样、烧毁黄色书籍和下流照片。“牛仔裤”可以改为短裤,余下的部分,可做补丁。“火箭鞋”可以削平,改为凉鞋。高跟鞋改为平底鞋。坏书、坏照片做废品处理。
这番文斗过后,众多同学们就直接赤膊上阵了。
北京,乃至整个中国大陆,多少相片都付烟尘中。
只能拍摄穿普通服装的平光照片。
饮食服务业中被指斥为“资产阶级服务”的项目取消。
1966年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及旧习惯。
饮食服务业中被指斥为“资产阶级服务”的项目取消。
社论倡导,照相业中,结婚像不照,“全家福”不照,侧身侧脸像不照,高低不同影调像不照,戴太阳镜的像不照等,顾客只能拍摄穿普通服装的平光照片。
饮食业中,高级菜点、名菜佳肴、风味小吃被取消,一律改营普通饭菜;巡堂带座、雅座单间、服务到桌、先吃后算账等服务方式被取消,改为顾客到饭店自己买票、自找座位、自端饭菜,甚至自洗碗筷等。
旅店业中,单间客房、引客入房、铺床叠被、打水搞卫生等服务项目取消,旅客入住自打开水、搞卫生,包括扫厕所等。理发业取消烫发、吹风、做假发,不做美观发型。浴池业取消搓澡、修脚和男浴盆塘等等。
更名潮中的北京商业服务业各门店普遍漆成红色,橱窗一律只陈列毛泽东的照片、塑像、著作及语录。
时人颂之“红海洋”。
1966年
“破四旧”
北京红卫兵“破四旧”,最初,也是最具视觉冲击效果的行为就是砸烂各式招牌,迫令老字号改名。北京老字号有以创业者名姓名之,有以同人或吉祥字眼名之,也有约请达官显贵或文人骚客书写牌匾,招摇于市。这些店名、招牌,或匾额历经1949年政权更迭,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1957年反右,1958年大跃进等等政治运动,几乎都没有更动,但它们最终没有躲过1966年“破四旧”这一劫。
从一开始,那些历史悠久的店名,连同文人骚客书写的招牌全被划为应该清除的“四旧”。企业的牌匾、对联及店内外的广告、霓虹灯、画饰、雕塑等等,也被拆除、销毁。全聚德烤鸭店更名为北京烤鸭店,普兰德洗染店更名为首都洗染厂。
在服务行业,“人民”、“文革”、“红旗”、“东方红”、“工农兵”等等具有强烈政治色彩、应时新店名层出不穷,纵是同行业中,也毫不忌讳重复使用。
此时,更为壮观的景观终于出现。1966年下半年,更名潮中的北京商业服务业各门店普遍漆成红色,橱窗一律只陈列毛泽东的照片、塑像、著作及语录。
时人颂之“红海洋”。
26290标准盒相纸,2435万张毛主席照片。
这些摄影史上一次性印制最大批量个人照片,随即交由新华书店统一发售。备受指责的上海照相业不兼出售,也不印制库存。
上海印制工场。
1966年
1966年9月,具有讲求技术、重视质量传统的上海照相业被指定印制毛主席照片。上海市迅速从上海市摄影图片社、中国照相馆、光艺照相馆等照相业骨干机构抽调人员419名,组成7个印制工场。自这一年的10月,至1967年3月,短短半年时间内,各工场日夜不停,印制毛主席照片24种,计2435万张,用去相纸26290标准盒。
这些摄影史上一次性印制的最大批量个人照片,随即交由新华书店统一发售。备受指责的上海照相业不兼出售,也不印制库存。
印制使命结束后,7个工场于1967年3月底撤销。其后,少量印制由上海摄影图片社承担。
1969年5月27日,上海市第二商业局革委会曾专门报送请示报告,内容即是:关于集中由上海市摄影图片社敬制毛主席照片。早在1956年9月1日,上海照相业即划归市商业二局福利公司归口管理。
上海照相业个体户消失。
1966年
1966年11月,上海市区服务业个体户共计9个行业、2422户、2523人,在这个月分别被清理、淘汰、取缔与合并。其他8个行业分别是:理发、洗染、经济浴堂、擦皮鞋、人体磅、织补、冥器、扦脚等。
照相业的封资修。
昔日风光无限的名特企业被列为了培养封资修的大本营。中国照相馆、王开照相馆都成为造反、批判的对象。
1966年以后
1966年“文革”开始以后,上海照相业诸多服务方法、服务态度,被当作“封、资、修”而被取消,昔日风光无限的名特企业被列为了培养封资修的大本营。中国照相馆、王开照相馆都成为造反、批判的对象。
上海照相业的看家本领,也是主要服务项目婚纱照与艺术照,被指斥为“修正主义黑货”而停止服务。仅存的服务项目中,拍照时的姿态和服饰也受到严格限制。
其实,这种控制并不是这个时候才开始。1956年,上海照相业公私合营之时,其主管机构上海市文化用品公司(自这一年的9月1日起,照相业划归上海市福利事业公司归口),便提出端正经营思想,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为政治、为生产、为群众的服务观点,不拍袒胸露臂、奇形怪状的照片,开展红旗竞赛比学赶帮超运动。1963年以后,当地媒体开始出现批评某些照相行为为“宣扬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此时禁拍范围就开始逐步扩大。1964年,婚纱照虽被列为开禁可以拍摄的服务项目,但被规定为“属允许范畴,但不属提倡之列”。即使是这样,社会舆论的批评声浪仍此伏彼起。
从1956年,提倡改进技术、服务,搞好经营,到“文革”开始后,有技术造诣的职工被列为走“白专”道路,搞经营被列为以生产压革命,预示着上海照相业—这一亚洲乃至全球服务业的耀眼明星,坠入蛮荒时代。
1969年3月,王开照相馆(此时已更名为“东方红照相馆”)被造反派封闭、停业40余天,理由是,据报这里有人翻拍“无产阶级司令部”成员的照片和底片,有扩散可能。“无产阶级司令部”同时开展的行动还包括,对全市各照相馆进行检查,内容涉及“凡不符合规定的照相,全部抽出,整理上报”。
1969年3月,对上海全市各照相馆进行检查,内容涉及“凡不符合规定的照相,全部抽出,整理上报”。
照相机,作为侮辱人格的暴力工具出现在批斗场合。
1969年
“文革”开始后不久,上海的造反派在利用照相进行“彻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迫害丑化领导干部方面有着独特的创造。被批斗者一般要挂上“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牌子。揪斗时,大多颈上挂黑牌(有的重达几十斤)、身上贴纸条(倒写姓名并打叉加以侮辱)、强迫长时间低头弯腰站立听取揭发(低头认罪)、摁头反拎双臂(喷气式)、罚跪等等。有段时间,还流行给被批斗者戴上高帽,先照相,再押上卡车游行。到1968年初上海“军管会”成立后,“进攻战”更甚。
被揪到台上的干部们跪在那里,一片斥责、叫骂声中,拳脚相向。有的被剃了阴阳头,有的被逼着从桌子下面钻爬,而这一切都被拍照,肆意进行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