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体具有组织技术优势,草原政体具有军事技术优势

(二)农业政体具有组织技术优势,草原政体具有军事技术优势

两种政体在累积性方面也存在差异。生产方式决定政体形式,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不利于人员流动,使得政权对百姓容易控制,因此在农业社会中,帝国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政治统治方式。一个帝国一般能发展出文字和比较复杂的组织形式(比如常规军与官僚体制),帝国的文明也因此有较大的积累性。这些都是草原政体不具有的优势。

相反,草原人群的流动性大,不容易控制。草原政体的稳定形态因此是部落制度,形成部落联盟,并根据部落之间的协调需要,产生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协定。在游牧地区出现帝国这样的政体时,这背后一般有一个具有克里斯玛魅力的领袖。他的克里斯玛魅力的源泉就是能带着部落成员进行扩张并取得胜利。一旦失去了这样的领袖人物,游牧地区出现的帝国就会走向瓦解,重新回到部落联盟的状态,先前获得的技术与优势则被逐渐遗忘。因此,从发展形态来说,农业地区的军事、组织与技术处于渐进式上扬的形态,而游牧地区的发展趋势属于震荡徘徊。这样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农业政体在与草原政体的竞争中就渐渐胜出。

但是,游牧人群需要和恶劣的天气斗争,与狼等野兽作斗争,并且他们在马背上的流动性很大的生活方式与军事接近,因此,草原政体往往拥有军事上的优势。农业政体的组织优势,草原政体的军事优势,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则构成了中国古代几千年来农业政体与草原政体关系的主轴。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戎狄非常厉害。这种情况迫使汉人发生改变,作战方式从以战车为主调整为以步兵为主。秦始皇的统一使汉人有能力攻击匈奴部落,各部落不得不联合起来以求对抗秦朝的攻击。但意想不到的是,刚建立帝国的匈奴见证了汉人的内乱——秦汉交替花了六年时间。这时候汉人发现输给了向自己学习的匈奴帝国,于是汉人也开始学习匈奴人的行军征战方式。汉武帝时期,已经任用匈奴人来训练部队,霍去病也开始采用突袭方式作战。

同时,我们发现,伟大的游牧帝国都集中出自东亚地区。这是因为中国农业帝国的强大,游牧族群背靠着世界上最强大的农业政体,会通过学习形成草原政体军事优势和农业政体组织优势的合体,从而提升自己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