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定义
根据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组成、管理与服务需求,将新一代数据中心定义为“新一代数据中心基于标准构建模块,通过模块化软件实现自动化7 d×24 h无人值守计算与管理,并以供应链方式提供共享的基础设施、信息与应用等IT服务”。
也就是说,新一代数据中心应该是一个整合的、标准化的、最优化的、虚拟化的、自动化的适应性基础设施(Adaptive Infrastructure)环境和高可用计算环境。这样的新一代数据中心需要利用最新的IT技术、解决方案与服务才能实现,如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虚拟网络连接、智能热量技术、刀片技术、动态智能散热、数据中心自动化等。
新一代数据中心将能满足院校对未来数据中心的迫切需求,如标准化、模块化、虚拟化设计、动态IT基础设施(灵活、资源利用率高)、7 d×24 h自动化运营管理(流程自动化、数据中心自动化)、支持业务连续性(容灾、高可用)、提供共享IT服务(基础设施、信息、应用跨业务共享)、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变化(资源按需供应)、绿色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等。这样的新一代数据中心能为我们的院校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1)降低IT运营成本。适应性基础设施将非共享的专用IT孤岛转变为集中、共享IT资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对资源进行重新部署,使其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降低IT成本。
(2)提高服务质量,降低风险。适应性基础设施通过对已制定的服务级别标准进行服务质量评估,提供最佳的使用体验,实现资源按需供应。同时,利用各种增强的安全特性构建、维护IT环境,大大降低业务风险。
(3)加快实施IT变更的速度,提高业务灵活性。适应性基础设施可轻松评估变更需求,加快部署新产品和新服务的速度,更快地响应不断变化的业务环境与市场竞争环境,提高业务灵活性。
(4)推动业务增长。适应性基础设施借助自动化和更高效的管理流程,释放宝贵资源用于服务创新,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