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子网掩码的表达方式

2.5.2子网掩码的表达方式

子网掩码的表达方式和长度与IP地址相同,也是每8位一组的点分十进制表示法,长4个字节(32位)。将子网掩码采用二进制表示时,“1”表示IP地址的对应位为网络位,“0”表示IP地址的对应位为主机位。子网掩码规定网络位在前,主机位在后。通俗地说,就是用二进制表示时,“1”的前面不得有“0”。例如,I地址为202.116.64.2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则网络划分如图2.9所示。

图2.9 子网划分

按照原先的定义,IP地址为202.116.64.20,表明这是个C类地址,前24位为网络段,后8位为主机段。当采用255.255.255.192的子网掩码对其进行网段划分后,前26位为网络段,后6位为主机段。在这26位的网络段,原先C类地址的前24位网络段依然被称为“网络段”,后2位则被称为“子网段”。这种划分方式也可以说是从原先的8位主机段中分出2位作为子网段。

2位的子网段总共有“00”“01”“10”和“11”这4种组合,可以构成4个子网,子网号对应为0、1、2、3。这4个子网的范围如图2.10所示。将各子网IP地址汇总后整理成表2.4。

图2.10 子网范围

表2.4 各子网IP地址汇总表

在每个子网中,主机位全“0”代表网络本身,主机位全“1”代表网内广播。因此,在给主机分配IP地址时,不能分配主机位全“0”或全“1”的地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早期的一些网络软件不支持子网段全“0”的子网和子网段全“1”的子网,这造成了巨大的地址资源浪费。例如,当子网段长度为1位时,地址资源浪费率为100%;当子网段长度为2位时,地址资源浪费率为50%。这种规则已经被废止,现在的网络软件都已支持子网段全“0”或全“1”的子网。

引入子网掩码的概念后,表达IP地址时就需要附加相应的子网掩码。例如,子网1可以表示为202.116.64.64或255.255.255.192。这种表达方式相对比较烦琐,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相对简单的表达子网掩码的方式,就是用子网掩码中二进制“1”的数量来替代点分十进制的表示法。例如,子网1也可以表示为202.116.64.64或202.116.6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