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维空间构成

2)二维空间构成

由长、宽两种单元因素构成,叫作两次元空间,也称二度空间、二维空间。二维空间同时也是美术上的一个术语,例如绘画便是要将三维空间(三度空间)的事物,用二度空间来展现。

在平面构成中,空间只是一种假象,它是平面内图形体系的形成,给人视觉上造成不同的空间变化。这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本质还是平面的。

(1)近似构成

在自然界中两个完全一样的形状是比较少见的,但近似的形状却很多见,比如花朵和树叶、耕种的田野等,在形状上近似。近似是指在外形、大小尺寸、色彩和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呈现出规律性的统一,但又不乏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也有大小之别,如果相似程度大,就容易产生一种重复的律动之感;反之,近似的程度小,就有随时充满变化的不稳定感。总之,近似来自形与形之间的和谐、稳定、一致的同族类关系。

近似构成概念:近似构成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在形状上相似成分比较多,形成一种既统一又有变化的视觉感受的构成组织方式。近似构成的骨骼既可以是重复的,也可以是近似的。通过基本形象的局部变化,使画面在统一中呈现出生动的效果。近似构成是程度的轻度变异,说的是基本形的形态近似或接近,基本形的变化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在某个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征,可以进行形状、大小、色彩、肌理和组合等的变化。

近似构成特点:

①基本形作为具象的时候,可以选取功能和意义互有联系的同一类,或具有较强共同特征的对象。

②当基本形为几何形的时候,可以利用两个以上几何形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近似构成的分类:近似构成可以分为基本形近似、骨骼近似。

基本形近似又可分为以下三点:

①同形异构:在近似构成的过程中,同形异构指的是外形相同,内部结构不同的造型方式。这种方法是近似构成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容易产生相似性的方法(图4-15)。

②异形同构:和同形异构刚好相反,就是外形不同,但内部结构是相同或一致(图4-16)。

图4-15 同形同构

图4-16 异形同构

图4-17 异形异构

③异形异构:异形异构属于近似构成中差异很大,关联很少的一种设计手法。外形和内部结构都不一样,但是内在的意趣和内在的表现形式都是一样的。这些花纹无论是外形还是内部结构都是完全不相同的,但是在相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近似骨骼的作用下,呈现了较好的近似性。画面既具有整体效果,又显得生动活泼(图4-17)。

④骨骼近似:指的是构成的骨骼在形态、方向和位置上有近似的特点。相对重复骨骼来讲,它比较灵活,属于基本规律骨骼。它是指相同性质的复数存在的方式对基本形的固定(图4-18)。

图4-18 骨骼近似

在构成设计中应注意到,近似为非规律性的变动。当基本形相聚的时候,往往采用随意编排的特点(而渐变就是有规律的变动,基本形排列得非常严谨),一旦近似基本形构成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首先应该是一种完美的而统一性的美感,否则可能出现下列相反的问题:近似过分的统一会使人感到画面单调乏味而失去了生动感;过分地进行变化,又会失去统一性美感,走向凌乱的反向视觉效果,使画面难以协调。

(2)矛盾空间构成

矛盾空间构成是指在真实空间里不可能存在,是构成设计中特殊的空间表现形式,是一种新的创作手段。矛盾空间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是指在二维空间表达三维的空间,而三维空间中不同视角可见的平面被置于二维空间中,通过有设计的组合排列表现出来的图形构成形式,这种思维似乎与立体主义艺术风格的思路相似,一种无法在三维世界还原的图形就构成矛盾但可调和的空间。

它在平面设计中违背了透视原理,有意制造出光影效果的一种错乱,使图形随着人的视线改变呈现出不同的形体关系。简单来说,它利用了人类视觉对光影的感知,而让人错误地感知出图形的三维立体形态(图4-19— 图4-21)。

图4-19 埃舍尔 《手画手》 1983

图4-20 矛盾空间构成

图4-21 埃舍尔 《相对性》 1953

(3)渐变构成

渐变构成是指基本形或骨骼逐渐的、有规律的循序变动。它会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渐变是一种符合规律的自然现象,例如自然界中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水中的涟漪等。这些都是有秩序的渐变现象。

渐变构成的形式是多方面的,形象的大小、疏密、粗细、位置、方向、层次等,色彩的深浅、明暗,声音的强弱都可以达到渐变的效果。

①基本形的渐变

基本形的渐变就是基本形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色彩逐渐变化。

●形状渐变:由一个形象逐渐变化为另一个形象。可以采用对一个形的压缩、削减、位移或两个形公用一个边缘等途径来实现从一个形到另一个形的转化。有具象渐变和抽象渐变两种形式(图4-22)。

●大小渐变:依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将基本形作大小序列的变化,给人以空间感和运动感(图4-23)。

●方向渐变:将基本形作方向、角度的序列变化。会使画面产生起伏变化,增强立体感和空间感(图4-24)。

●位置渐变:将基本形在画面中或骨骼单位的位置作有序的变化。会使画面产生起伏波动的视觉效果(图4-25)。

②色彩渐变

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做出渐变的效果,并产生有层次的美感(图4-26)。

③骨骼的渐变

骨骼的渐变即骨骼线的位置依据数列关系逐渐的有规律的循序变动,往往产生令人炫目的效果。

●单元渐变:也称一次元渐变,即仅用骨骼的水平线或垂直线作单向序列渐变(图4-27)。

●双元渐变:也称二次元渐变,即两组骨骼线同时变化(图4-28)。

●等级渐变:将骨骼作横向或竖向整齐错位移动,产生梯形变化。

●折线渐变:将竖的或横的骨骼线弯曲或弯折。

●联合渐变:将骨骼渐变的几种形式互相合并使用,成为较复杂的骨骼单位。

●阴阳渐变:使骨骼宽度扩大成面的感觉,使骨骼与空间进行相反的宽度变化,即可形成阴阳、虚实的转换(图4-29)。

在渐变构成中基本形和骨骼线的变化非常重要,既不能变得太快,缺少连贯性;又不能变得太慢,重复累赘。只有这样才能使画面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又有空间透视效果。

图4-22 形状渐变构成

图4-23 大小渐变

图4-24 方向渐变

图4-25 位置渐变

图4-26 色彩渐变(色相渐变)

图4-27 单元渐变

图4-28 双元渐变

图4-29 阴阳渐变

(4)特异构成

特异构成是指在规律性骨骼和基本形的构成内,变异其中个别骨骼或基本形的特征,以突破规律的单调感,使其形成鲜明反差,造成动感,增加趣味,即为特异构成。

特异是相对的,是在保证整体规律的情况下,小部分与整体秩序不和,但又与规律不失联系。特异的程度可大可小。特异的现象在自然形态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如鹤立鸡群的“鹤”就是一种特异的现象,万绿丛中一点红也是一种色彩的特异现象。

特异在平面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位置,要打破一般规律,可以采用特异的方法,它容易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如特大、特小、独特、异常等现象会刺激视觉,有振奋、震惊、质疑的作用。

特异可分为基本形的特异、骨骼特异两大类。

①基本形的特异

指在重复形式、渐变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变异,大部分基本形都保持着一种规律,一小部分违反了规律或者秩序,这一小部分就是特异基本形,它们处于视觉中心。基本形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变异:

●大小特异:在相同的基本形式的构成中,只在大小上做特异的对比。注意基本形在大小上的特异要适中,不要有过于强烈的对比或对比过于不明显。

●形状特异:以一种基本型为主做规律性重复,而个别基本形在形象上发生变异。基本形在形象上的差异,能增加形象的趣味性,使形象更加丰富,并形成衬托关系。特异形在数量上要少一些,甚至只有一个,这样才能形成焦点,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图4-30)。

●色彩特异:在基本形排列的大小、形状、位置、方向都一样的基础上,在色彩上进行变化,来形成色彩突变的特异效果(图4-31)。

●方向特异:大多数基本形在方向上一致,少数基本形在方向上有所变化以形成特异效果(图4-32)。

●位置特异:在设计中把比较明显的位置作为特异基本形的位置,可同时结合基本形的大小、形状、肌理、色彩等的变异(图4-33)。

●肌理特异:在相同的肌理质感中,造成不同的肌理变化。

图4-30 形状特异

图4-31 色彩特异

图4-32 方向特异

图4-33 位置特异

图4-34 骨骼特异

②骨骼特异

在规律性骨骼之中,部分骨骼单位在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发生了变化,这就是骨骼变异(图4-34)。

(5)密集构成

密集构成是指基本形在设计框架内可以疏密自由散布,既不均匀也无规律性的形式。密集也是一种对比的情况,利用基本形数量排列的多少,产生疏密、虚实、松紧的对比效果。

由于疏密是互相对立的,所以可以把疏密看成是一种对比的特殊形式。密集构成可采用具象形、抽象形或几何形等作为基本形。而基本形的面积要小、数量要多,才能产生密集的效果。基本形的形状可以是相同的、近似的或渐变的,在大小和方向上可有些变化。密集构成的骨骼常常是无规律的,有时甚至是不需要骨骼编排。

密集构成可分为点的密集、线的密集、面的密集、自由密集。

点的密集:将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点散放在框架之内作为骨骼点,使它们成为众多基本形得以聚拢的出发点或终结点,并依托这些点形成不同的运动方式。这个概念性的点在构图中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只有一个点的时候,称为单一的密集形式;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的时候,称为复合密集形式(图4-35)。

线的密集:平面设计中,一个概念性的线,在框架内构成骨骼,基本形趋附在这些形的周围形成狭长的基本形聚合地带。密集的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数量可以是单根也可以是多根的。线的密集又分为并列密集式、纵横密集式、交叉密集式(图4-36)。

面的密集:将点、线形成的简单的面放置在框架中,使众多基本形依托这些面的边缘聚拢在一起,形成方向较为复杂的运动方式(图4-37)。

自由密集:既没有规律又没有明显的点、线、面的引力中心,而是臆想的节奏、韵律趋势作疏密有秩的变化(图4-38)。

图4-35 点的密集

图4-36 线的密集

图4-37 面的密集

图4-38 自由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