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态结构分析(结构素描)
(1)结构素描的释义
1919年德国包豪斯学校开创了结构素描教学,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我国,90年代才开始深入学院素描的教学当中。结构素描与明暗调子素描不同,其特点是研究和表达物体自身的结构本质,用内外结构线表现物体的内部结构与形体穿插的关系,通过结构、比例、透视、空间等手段,将物体清晰可见的轮廓线和肉眼看不见的结构线进行逻辑分析处理,不施明暗调子,不考虑光影的变化,将其有选择性地表现出来,主要强调与突出物体的内部结构特征,探析物体内部构造与外部形态特征之间的串联关系。
没有结构便没有形体,结构素描对形体的塑造非常重要。形体是物体的表象特征,是物体外部形态的呈现,结构是物体内部的构成方式,物体的内部结构决定了物体外部形态特征的展现,所以结构对形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变了结构就改变了形体,就不能构成一个客观存在的物体。表现形体就是以素描的方式来阐释创作者对客观物体的认识与理解,所以结构素描作为素描基础训练的突破口,是创作者掌握形体特征,表现形体造型的基本前提,考验的是对物体结构的概括、分析能力。所以通过有针对性的结构素描训练,运用线条和简单的调子准确地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比例、明暗等关系,帮助理解物体体积的构成关系,物体内部的透视规律,三维空间的形成要素,为以后的作画活动积累经验。
(2)结构素描的观察方法
美国画家伯里曼说过:“理智的观察,要求必须先看物体的体积,然后才是面,最后才是线。应通过体积来思考,并用线来明确画出体积。”结构素描是以研究物体本身的结构为中心的,它不受环境自然光线的影响,所以应将注意力放于物体的结构本身,集中观察构成物体形体的点、线、面。从结构素描的认识来说,观察是整体的,首先看到的是物体形体,然后是组成形体的面,最后才是面与面的结合线和结合点。
需要注意是,看得见的点、线、面要仔细观察,看不见的结构和体积要“用心”观察。
(3)结构素描的表现方法
对结构的刻画是为了表示物象的形体构造及各物体之间的构成关系。在具体表现时,可以先从整体形态出发,运用轮廓线、轴线、切线相互穿插的手法表现物体外部形态的轮廓特征与内部结构。随后根据形体的转折和光线的反作用,强调相应线条的虚实、强弱变化。最后从透视规律、比例尺度、三维空间观念着眼,运用辅助线进行适当调整。结构素描的结构表现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①单纯的结构表现
结构素描表现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放弃对光影的描绘,即在放弃所有明暗调子的情况下,使用纯粹的线条表达对象的内部结构特征和外部形体特征,并且将物体按比例透视,以“穿透式”的方式将对象刻画为近似透明的形体,其目的是在二维平面上形成具有三维特征的形体。应注意的是:在结合具体物体使用线条时,应区分哪条线应该强化,哪条线应该弱化,而且根据线条的不同,可以将线条分为内结构线与外结构线,内结构线是指物体内部一些本就无形的结构线条,外结构线则指物体本身的轮廓线条。另外,还存在着一些辅助线、轴线、切线,这些线条都使得结构素描表现得更为生动(图4-64、图4-65)。
②完整的结构表现
完整的结构表现,就是综合运用线条、明暗等多种素描造型的表现手法来表现物体的基本结构关系。这种表现方法与传统素描根据视觉表达明暗块面、光影表现不同,而是从全局入手,用透视的效果由表及里地揭示物体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的关联。综合运用结构、明暗、光影、质感等方法着重体现物体造型和内部结构特征。
小结:
结构素描训练的作用有:①加强对物体结构本质的分析与研究。②培养运用简练的,有表现力的线条,提炼概括物体结构特征的能力。③正确运用透视原理描绘事物。④理性地认识物体,训练思维主动性。综合以上几点,掌握结构素描的表现方法就能把握物体的本质形体、线条、透视等几大方面的运用,为以后的绘画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图4-64 成都大学学生作品:器物组合结构素描
图4-65 成都大学学生作品:自行车结构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