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维表现的实践
众所周知,审美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它作为一种文化实践的方式源于人类对内在自我的建构与对外界世界认知,也反映了人们所处的世界现实与对这种现实的思索。纵观艺术史就会发现,任何一个新艺术形态的萌芽都是对于原有形态的发展补充或反叛超越。而且,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也变得有所不同,再加上艺术创作的切入点不同,也使得艺术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种类越发复杂,如果要从这些作品中脱颖而出,则必须表现出自己创作作品的独特之处。在现代艺术活动种类繁多的情况下,必须利用多维审美,才能从不同角度发现艺术美的存在,更有利于艺术作品的创作。多维审美首先要由材料的肌理、形、色、质等元素入手,并利用视觉将其呈现出来,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艺术作品的第一审美层次,正如克莱夫·贝尔所说“艺术就是有意味的形式”,韵律和节奏是组成有意味视觉形式的主要内容。而第二审美层次,应体现在材料物质的本身,要通过可感可触的物性效果,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带来的美感。综合材料作品的语言一般都依托于材料物质属性的语言上,例如铅、铁等氧化后,或保持一定化学稳定状态时所呈现出来的特性,艺术家借助该物质状态的肌理或视觉、记忆特性来唤醒观众与作品之间新的沟通可能,这种沟通是强化或者提炼后的暗示功能,当画面出现粉状锈铁时,这种视觉的传达直接唤醒了观者对材料的记忆,将其带入画作的语境中。杜尚曾说:现成品放在那里不是让你慢慢去发现它的美,现成品是为了反抗视觉诱惑的,它只是一个东西,它在那里,用不着你去作美学的沉思、观察,它是非美学的。劳申伯格利用雨伞、自行车轮、绳子、硬纸板等日常物品,以三维立体的方式组合拼装或直接挪用实物到画面,再涂绘色彩,对实物进行改造的同时也在弱化运用美学原则,尽可能地让物品自身的物质性、真实性去说话。艺术家莫里斯在画廊的地板上随意抛撒一些废弃的工业纱线、服装厂的边角料及其他琐碎材料,使得视觉效果的呈现建立在碎片的规则与混乱之间,当观众穿行其间时,空间强化了物品所扮演的角色,同时“时间性”和具有体验感的“身体性”进入了观众的心理视野,成为一种新的审美范畴,观众被引导走向了一种特定的情境。此外,从多维审美的角度出发,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如何运用材料、选用何种材料等,尤其是所选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材料背后的精神文化属性,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材料不可能凭空出现在这里,都有着背后的精神文化属性,从另一个角度讲,任何一个材料都处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具有特定的文化性、社会性,艺术作品的创作需充分体现出这几方面特性,这也是做好艺术创作不可忽视的环节。例如,一块废弃的电路板隐藏着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人文信息,一片龟裂的泥土照应着千万年的沧海桑田,几个阿拉伯数字写照了人类逻辑思维的痕迹。
(1)素描表现的语言多维实践
素描是一种独立的绘画语言,是对想法、概念以及情感的表述,是非文字符号的视觉记录,同时它也是一种交流思想的方式。对物体的仔细观察和选择相关素描媒材来进行创作,有助于创作者更深入地理解物质世界,培养其对绘画工具的控制能力,以及绘画时的手、眼协调。
(2)技法术语与技法过程
①轮廓、形状和体积的维度
轮廓是用以描绘体积的,形体外部边缘的线条;形状和体积表现出所描绘物的形体高度、宽度和深度。当一个形体的整体表面明度和色彩相同时,会产生二维的画面效果,如果加大形体与画面的倾斜角度,画面则会变得立体,如果线条被用作刻画一个形体的不同厚度和明暗,或者当线条被突破时,形体会更加地趋于立体。所以,运用有虚实变化的边缘线、肌理、调子以及明暗的手法就能凸显其画面物体的体积。通过形体从明至暗的变化将形状和体积相互融合,从而创造出三维的画面效果。
线条可以塑造物体和表达艺术家的感受。不同的线条和不同的表达方式都会向观者传达出艺术家的不同特性,所以线条类型的选择必须与艺术作品的情境和内容相适应。线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网状线;与轮廓线相似,但是通过交叉的形式来描绘体积。外轮廓线;一组外轮廓线比一根轮廓线塑造出的形体更有力。书法线条;书法线条是含蓄和浑朴的,像连续、流畅的手写字体一样,有的地方停顿或断开,并使用揉、擦、抹等技法使其虚化,通过观者的想象来对线条作出补充。这些间断、宽窄不一、由浅至深的线条比同一宽度的平整线条显得更为立体。水平线和垂直线创造了一种平面的空间。当线条从对角线方向插入画面时,画面中的三维空间就出现了。
动态素描通过线面的形式快速提炼出体积和形状,是使观察和描绘形成一致的基本要素。在动态素描中,创作者需要捕捉到描绘对象,并在第一时间里再现其所看见的内容,抓住物体的整体特征,例如体块、动势、重量和形状,使作品更为生动并建立起构图。
另外明暗是对体积和形状的强化。从明至暗的一系列等级的调子,是创造画面空间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阴影法、网线法、影线法来表现物体明暗的变化,同时刻画调子创造画面的体积感。
②空间幻觉的处理
空间幻觉是通过线或调子在平面上创造出立体感和深度来形成的。当物体后退到一定的距离外时,表现物的尺寸逐渐缩小。形体尺寸逐渐缩小或颜色、透明度的减弱以及前后重叠,所有这些都提供了后退空间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