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于度量的几何学

无关于度量的几何学

几何学[1],顾名思义,即关于空间度量的科学,这也符合我们上学时建立的印象:这门学科由大量涉及不同距离与角度之间数值关系的定理组成(例如关于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著名毕达哥拉斯定理),但实际上,空间的许多基本特征并不涉及对长度或角度的度量。讨论这一类问题的几何分支被称为拓扑学[2],这也是数学体系中最具启发性和最艰深的分支之一。

我们来举一个简单的经典拓扑学的例子,请想象一个封闭的几何表面,比如球面,它被一些线分成了许多区域。我们可以这样做:先在球面上选出一些点,用不相交的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此时,球面上原始点的数量、作为区域边界的线的数量以及区域本身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首先,如果我们将圆球压成南瓜状的扁球体,或拉成黄瓜状的长条体,其中的点、线和区块的数量都会和原来的完美球体一模一样,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实际上,不论我们怎么挤压或拉拽一只气球,只要不把它挤爆或撕裂,由此获得的一切闭合表面上的点、线和区块的数量都会和原来一模一样,上一段的问题的答案也不会有丝毫改变。这一点与一般几何中的数值关系(例如线的长度、面的面积、几何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大不相同。如将一个立方体拉成平行六面体,或将一个球体压成饼状,各种数值都会发生很大变化。

我们现在可以将这个划分好的球的每一区域都展平,这样,球体就变成了多面体(图3-2),相邻区域的界线变成了棱,原先挑选的点就成了顶点。

图3-2 将分割好的球体转换为多面体

这样一来,前面那个问题就变成了(本质毫无改变)任意类型的多面体的顶点、棱和面的数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图3-3显示了五种正多面体(每个面具有相同数量的棱和顶点)和一个根据想象画出的不规则多面体。

图3-3 五种正多面体(只可能有这五种)和一个不规则多面体

对于这里的每个几何体,我们都能数出其中顶点的数量、棱的数量和面的数量。那么,这三个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通过直接计数,可得出表3-1。

表3-1

乍看上去,前三列的数字似乎没有明确的关系,但稍微研究一番,我们会发现,顶点数V和面数F的数字之和总是比棱数E的数字大2。因此可写出如下关系式:

V+F=E+2。

该关系式是适用于所有多面体,还是只适用于图3-3中的多面体呢?你不妨画一些其他多面体,数一数它们的顶点、棱和面,你会发现,它们也都存在上述关系。可见,V+F=E+2是拓扑学中的一个普遍适用的数学定理,因为这一关系式无关于棱的长短或面的大小,而只关乎几个几何学单位(即顶点、棱、面)的数量。

这个关系最早由17世纪法国著名数学家勒内·笛卡儿(Renē Descartes)提出,后来由另一位数学天才莱昂哈德·欧拉给出了严格的证明。现在,这个定理被称为多面体欧拉定理。

下面是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完整证明,引自古朗特(R.Courant)和罗宾斯(H. Robbins)的著作《什么是数学?》[3],我们可以看一下这类证明是怎么完成的:

“为证明欧拉的公式,让我们假设给定的简单多面体是空心的,其表面由薄橡胶制成(图3-4a)。现在,揭掉这个空心多面体的一个面,将余下的面全部拉成一个平面(图3-4b)。当然,在此过程中,面的面积和多面体的棱之间的角度会发生变化,但顶点和棱的数量没有变化,因为只是揭掉了一个面,所以平面中多边形的数量会比原始多面体中面的数量少1个。现在,我们要证明对于这个平面网络,可得出:V-E+F=1,这样的话,算上揭掉的面,对于原始多面体,便可得出:V-E+F=2。

“首先,我们将这个平面网络‘三角形化’:为网络中所有不是三角形的多边形都加上对角线。每画一条对角线,E和F的数值都会增加1,而V-E+F的值保持不变。只要我们不停地画对角线,最终,所有多边形一定都会变成三角形(图3-4c)。在这个三角形化的网络中,V-E+F的值与之前未三角形化时的值是相同的。因为加入对角线对这个公式没有影响。

“一些三角形的边会落在整个网络的边界上。其中一些(如△ABC)只有一条边在边界上,另一些可能有两条边都在边界上。现在,我们依次将所有三角形落在边界上的边删掉(图3-4d),如此,△ABC会被删掉边AC和这个三角形的面,留下顶点A、B、C和两个边AB、BC;△DEF则会被删掉面,两条边DF和FE,以及顶点F。

图3-4 欧拉定理的证明

“△ABC类型的三角形删减后会使E和F的数值减少1,而V不受影响,因此V-E+F保持不变。△DEF类型的三角形删减后会使V的数值减少1,E减少2,F减少1,V-E+F仍保持不变。通过适当选择操作顺序,我们可逐一删除边界(每次删减后,都会生成新的边界)上的所有三角形,最后会剩下一个三角形,有三个边,三个顶点和一个面。对于这个简单的网络,V-E+F=3-3+1=1。但我们已经看到,通过不断删除三角形,V-E+F的值并不会改变,因此在原始的平面网络中,V-E+F也一定等于1,同样的,对于那个揭掉了一个面的多面体,V-E+F也等于1。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之前那个完整的多面体,V-E+F= 2。欧拉公式证明完毕。”

欧拉公式有一个有趣的推论,即只存在五种正多面体,即图3-3中的那些。

不过,如果仔细推敲前几页的内容,你可能会注意到,在绘制图3-3的“所有类型的”多面体时,以及在对欧拉定理进行数学证明时,我们都隐藏了一个假设,这个假设导致我们有很大的选择局限性。我们限制在了没有任何“透孔”的多面体上。所谓透孔,并非(比如)橡胶气球上撕开的洞,而是像甜甜圈或橡胶轮胎那样的封闭的中空的孔。

看一下图3-5就明白了。这里有两个不同的几何体,和图3-3中的几何体一样,它们也都是多面体。

图3-5 两个有透孔的立方体,各有一个和两个透孔

现在我们来看看欧拉定理是否适用于这两个新多面体吧。

先看第一个立方体,其中有16个顶点、32条棱和16个面;所以V+F=32,而E+2=34,不成立。再看第二个立方体,其中有28个顶点、60条棱和30个面,所以V+F=58,E+2=62,还是不成立!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上文对欧拉定理的一般性证明不适用于此类多面体呢?

问题在于,我们前文讨论的所有多面体都能看成球胆或气球,而这种新型的空心多面体更像轮胎的内胎,或某种更复杂的橡胶制品。对于此类多面体,我们无法应用上面给出的证明加以论证,因为我们无法执行证明所需的必要操作——揭掉空心多面体的一个面,将其余表面拉成一个平面。

拿起一只球胆,用剪刀剪掉一块,你可以轻松将余下部分拉平,但如果是一只轮胎内胎,剪掉一块后,不论你用多大力气,也没法把其余部分拉平。如果看了图3-5还不明白,不妨找个旧轮胎亲手试一试吧!

但不要以为这种复杂的多面体,V、E和F之间就没有关系了。关系还是有的,只是有所不同。对于“甜甜圈”形(或更科学地说,环面形)多面体,V+F=E;对于“椒盐卷饼”形(两个透孔)的多面体,V+F=E-2。一般来说,V+F=E+2-2N,其中N是透孔数量。

与欧拉定理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典型的拓扑学问题是所谓的“四色问题”。假设将一个球面划分为多个单独区域,并对这些区域进行上色,使任意两个相邻区域(即有共同边界的区域)的颜色都不相同。最少要用多少种不同颜色才能实现这一点?显然,只有两种颜色是不够的,因为有时候,三条边会交汇在同一个点上,如美国地图中的弗吉尼亚州、西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见图3-6)。

图3-6 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和西弗吉尼亚州

(左)以及瑞士、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右)的拓扑地图

找一个必须使用四种颜色的例子也不难,请见图3-6,这是德国吞并奥地利期间的瑞士地图。[4]

但不论你怎么试,怎么发挥想象力,永远也找不到一张必须使用四种以上颜色的地图,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一张纸上。[5]看来,无论我们制作出多么复杂的地图,最多都只需要四种颜色,就可以避免所有相邻区域的撞色问题了。

但如果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人们应该能在数学上证明它才对,但经过几代数学家的努力,这一证明仍未实现。这是一个典型的几乎无人怀疑,却又无人能证明的数学问题。目前,数学上只证明出了永远不需要五种以上的颜色。相关证明是将欧拉关系式应用于国家数、边界数以及三国、四国或更多国家交汇的数量而得出的。

我们就不介绍证明过程了,太复杂,也离题太远,读者可以在各种有关拓扑学的书中找到它,并借此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或一个不眠之夜)。如果有谁能证明不需要五种颜色,只需四种就够了,或者能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画出一张四种颜色还不够的地图,他必定会在纯粹数学的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6]

讽刺的是,这个上色问题虽然在球面或平面中始终未被证明,但在“甜甜圈”或“椒盐卷饼”等更复杂的情况下却得到了相当简洁的证明。以“甜甜圈”形状为例,数学家已经给出了结论性证明,不论对此类形状进行怎样的区域划分,最多只需七种颜色就足以为所有相邻区域涂上不同颜色,而实际需要七种颜色的例子也被画了出来。

不嫌麻烦的话,读者可以找来一个充气的轮胎内胎和七种不同颜色的涂料,尝试让每种颜色的区域都与其他六个涂上不同颜色的区域相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或许可以说“我对付甜甜圈真的很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