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束

分子束

还有一种演示物质分子结构的有趣方法,需要我们研究一下气体和蒸气通过小孔流入周围空间的现象。

设想这样一个装置,在一只陶土圆筒(有一个小孔)上绕上电阻丝,使其成为一个释放热量的小电炉,然后将这个电炉放入一只真空的大玻璃球内(图6-2)。假如在陶土圆筒内加入一些低熔点的金属(如钠或钾),当小电炉加热后,金属蒸气会从陶筒的小孔逸出,进入周围的玻璃球空间。蒸气与凉的玻璃球壁接触后,会附着在上面,此时,通过球壁各部分的薄镜状沉积物,我们可清楚看出这种物质从电炉中逸出后的行进方式。

图6-2 气体通过小孔流入空间

接下来,通过调整炉温,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炉温会导致玻璃球壁上形成不同样式的金属膜。当炉温很高时,炉内的金属蒸气密度就很高,从小孔中逸出的蒸气与从茶壶或蒸汽机中逸出的很像。同时,蒸气会在所有方向上扩散(图6-2a),填满整个玻璃球,并在全部球壁上形成一个大体均匀的金属膜。

但在较低的炉温下,炉内的蒸气密度较低,发生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从孔中逸出的物质似乎不再向四面八方扩散,而会沿直线移动,且大部分物质都沉积在小孔正对着的玻璃球壁上。如果在小孔正对的方向上放一块障碍物,这个现象会表现得更清晰(图6-2b)。障碍物后面的球壁上不会留下任何沉积物,且这块空白区域的形状会与障碍物的几何阴影形状一模一样。

如果大家记得,蒸气是由大量独立分子在各个方向上不断冲撞形成的,这种不同密度下气体逸出的行为差异就很好理解了。当蒸气的密度很高时,从小孔逸出的气流就像从一座失火剧院的门口疯狂逃窜的人群,冲出门口的人奔跑时仍会撞到彼此。蒸气的密度较低时,则像一次只有一个人通过门口的情况,因为没人阻碍他,他能一路朝前走下去。

这种穿过炉子开孔的低密度物质流被称为“分子束”,它由大量并排飞过空间的单独分子构成。这种分子束对于研究单个分子的性质非常有用。例如可用它来测量热运动的速度。

研究此类分子束速度的装置最早由奥托·斯特恩(Otto Stern)打造,该装置与菲佐测量光速的装置几乎一模一样。它由两个安装在同一根轴上的齿轮构成,只有以特定转速转动时,分子束才能恰好穿过这两个齿轮(图6-3)。通过用挡板截取来自该装置的细分子束,斯特恩证明了分子运动的速度很高(200℃时钠原子的速度为1.5千米每秒),并会随温度的升高而进一步提高。这提供了热动说的直接证明,根据该理论,物体热量的增加不过就是物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加剧。

图6-3 测量分子速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