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更需饮食养——过劳人群怎么吃?
一、你见过吗?
38岁的刘先生在一家私企的市场部上班,一周要工作六天,平时加班更是家常便饭,而且经常需要出差。按时按点吃饭,对于刘先生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有时他拜访客户回来,或是汉堡,或是泡面,随便凑合一口,然后就对着电脑奋战到半夜。
偶尔看到年轻人因过劳而发生不幸的新闻,刘先生和同事还互相提醒:“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咱们可不能丢了健康!”
疫情期间,刘先生的单位很不景气,薪水大幅缩减,同事们都人心惶惶——大家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生怕会被裁员。而刘先生的母亲上个月住院做手术,花了四五万元;孩子备战中考,每周的一对一补课费及兴趣班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刘先生忍不住跟妻子感慨:“2022年可真是压力山大的一年啊!”
“为什么我的生活只剩下一地鸡毛?”刘先生看着朋友圈里同学们发的动态,不由得再次感叹:成年人的生活都这么难吗?
最近,刘先生总是感觉睡不醒,头昏眼花,肩酸颈痛,心烦意乱,浑身没劲,还感觉眼睛干涩难受。每结束一天的工作,他就感觉自己整个身体像被掏空了一样。由于长时间工作,加之精神紧张,刘先生的身体亮起了红灯。
由于这些不适一直没有缓解,刘先生去医院就诊。医生进行了详细检查和询问之后,告诉他这些症状是过劳引起的,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减轻压力,比如适当休息、锻炼、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等。
二、原来如此
刘先生的这种情况,就是人们常说的过度疲劳,也叫亚健康,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调查研究发现,健康人群仅占总人数的5%,疾病人群占人群总数的20%,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约占人群总数的75%。
亚健康主要是身体没有任何疾病,仅是出现生理功能减退或代谢水平低下,主要表现为情绪不安、腰酸背痛、失眠、健忘、头疼、头晕、半夜惊醒、疲劳以及做事效率低下等症状,还可以称作是第三状态。可能是工作压力太大或者是在饮食上营养不良所引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一)最容易出现亚健康的五类人群
(1)脑力劳动比较繁重的人,常见于一些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上班族,这类人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三餐不定时,缺乏运动。
(2)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人,如建筑工人、搬运工、煤矿工人等。
(3)精神负担比较重的人,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的人,或人际关系紧张、心理负担重的人。
(4)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合理、吸烟酗酒的人。
(5)IT工作者也是亚健康的主要群体,由于长期操作电脑,他们很容易出现鼠标手、颈椎病、屏幕脸等。
(二)亚健康的主要原因
(1)饮食不合理。当身体摄入热量过多或营养不良时,都可导致机体功能失调。
(2)休息不足,特别是睡眠不足。起居无规律、作息不正常已经成为亚健康最常见的诱因。
(3)心理压力太大。
(4)长久的不良情绪影响。
(5)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
(6)人体的自然老化。表现为体力不足,精力不支,社会适应能力降低。
(7)现代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的前期。在发病前,人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出现器质性病变,但在功能上已经发生了障碍,如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等。
(8)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即使是健康人,也会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内处于亚健康状态,例如女性在月经来潮前表现出的烦躁不安、情绪不稳、易激动等。
(三)如何走出亚健康
(1)营养均衡。保证一日三餐的营养要均衡。适当吃一些奶类、瘦肉、鸡蛋、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每日吃蔬菜一斤以上;不暴饮暴食,吃饭七八分饱;按时吃早餐,早餐可选择牛奶、鸡蛋、馒头、粥、蔬菜等;控制一天的总摄入量,少吃油炸食品、加工肉类、烧烤食物、甜食等。
(2)在繁忙的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熬夜,早睡早起。每天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每天睡足8小时。
(3)运动。每天至少安排30分钟进行各种有氧运动,如健步走、跳舞、打太极拳、慢跑、游泳等。
(4)学会适当减压。心情不好时,可通过运动、听音乐、与朋友聊天、做感兴趣的事情等来调节心情,适当降低对自己的期待,知足常乐。
(5)经常使用电脑者,建议每工作1小时就起身休息,舒展筋骨,远离亚健康。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不要总是对着电脑,能不用的时候尽量少用。
三、吃出健康
(一)亚健康人群饮食调整
1.饮食有度,全面均衡,适量营养 “食”对于调养身体亚健康意义非凡,合理饮食有利健康。亚健康人群需要补充蛋白质以及钙含量丰富的食物。此外,微量元素锌、硒、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多种元素都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关,除了做到一日三餐全面均衡适量外,还应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等。
健康的饮食行为,食物多样化,合理的营养膳食可以改善营养情况,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改善亚健康状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平衡/合理膳食模式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2.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医学研究证明,吸烟时人体血管容易发生痉挛,局部器官血液供应减少,营养素和氧气供给减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气和养料供给,抗病能力也就随之下降。限酒有益健康,嗜酒、醉酒、酗酒会削减人体免疫功能。
长期睡眠不足,容易导致疲劳积累、情绪暴躁以及思维能力下降;睡眠质量不好,也容易导致颈椎病等疾病。养成早睡早起习惯,适当做有氧运动,能够增强体质。
3.工作上合理安排 要善于把工作切块,善于把握完成每一块需要的时间,这样不仅能提升效率,减轻由工作太多带来的心理压力,而且能增加成就感。
4.经常锻炼,培养多种兴趣,保持精力旺盛 现代人大多忙于事业,而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加强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广泛的兴趣爱好会使人受益无穷,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而且能够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病。
5.劳逸结合,心理治疗 劳逸结合是健康的基石。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是健康的保证,而生物钟“错点”便是亚健康的开始。接受相关的心理干预治疗,学会正确面对各种压力,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调整心态,使心态尽可能地保持平和。
繁忙的学习、工作过后,身体充满疲劳感是常态,长期疲劳状态下身体老化速度更快。在略感疲劳的时候,适当补充能量可以有效缓解疲劳感。
(二)有助于消除疲劳的食物
1.菠菜——缓解脑疲劳 菠菜是一种极其常见的蔬菜,但它却是营养学家眼中补脑健脑的优质食物。因为菠菜当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能够有效补充脑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菠菜当中丰富的叶绿素能够健脑益智。对于用脑过度一族来说,菠菜显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2.西红柿——缓解眼疲劳 在眼睛的晶状体内,维生素C的含量比血液中高出数倍。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内的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晶状体营养不良,继而发生晶状体变性。所以,中老年人要维持眼部健康,就需要适量补充维生素C。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及少量的蛋白质,多吃对眼睛有益。
3.红豆——缓解心疲劳 上班族很容易有心力交瘁之感,可以多吃一些红豆。李时珍称红豆为“心之谷”,有养心的功效,既能清心火,又能补心血。现代研究显示,红豆中粗纤维物质含量丰富,有降血脂、降血压、改善心脏活动功能等功效;同时又富含铁质,能行气补血,非常适合心血不足的女性食用。
4.黑豆——缓解肾疲劳 黑豆自古就被誉为“肾之谷”,其味甘、性平,具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者。
5.小米——缓解胃疲劳 喝酒、抽烟、暴饮暴食、吃饭时间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都让胃很受伤,而小米有养胃的功效。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它。有的人胃口不好,吃小米既能开胃又能养胃。
6.香蕉——缓解腿疲劳 含钾元素丰富的香蕉是食物中排名第一的“美腿高手”,它所含丰富的钾元素能帮助伸展腿部肌肉和预防腿抽筋。排名第二的“美腿高手”是芹菜,它含有大量的胶质性碳酸钙,易被人体吸收,可补充双腿所需钙质,还能预防下半身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