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补钙最为关键——骨质疏松人群怎么吃?

第六节 适量补钙最为关键 ——骨质疏松人群怎么吃?

一、你见过吗?

隔壁的张大妈是一个女强人,年轻时丈夫在外地工作,一个月才回家一次,张大妈一个人抚养四个孩子,生活甚是艰苦,她总是把好吃的留给孩子和丈夫,剩下的饭菜自己吃。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用再为吃穿发愁,可张大妈早在艰苦年代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吃不完的剩菜她舍不得倒掉,下一顿热热又吃。逢年过节,孩子们就买牛奶等营养品回家看望,可是无论孩子们怎么劝说,张大妈还是不舍得喝牛奶,说要留给孙子、孙女们。

平日里,张大妈经常腰背疼痛,想着是劳累过度,休息一下就好了,一直未予重视。这不,春节前夕张大妈在家大扫除,忙完之后腰背疼痛加剧,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于是,孩子们带着张大妈到医院做检查,结果显示骨密度低,被诊断为骨质疏松。

遇到类似问题的还有邻居刘老师。刘老师妆容精致,特别爱美。平时她特别重视防晒,尤其是到了夏天,防晒衣、防晒帽、防晒口罩……出门就会防晒装备齐上阵,几乎没有一寸皮肤暴露在外面。这几天再见到刘老师,发现她总是愁眉不展,一问才知道,她的身体遇到了一些小麻烦。“我晚上睡觉的时候小腿抽筋,已经好多天了,基本没睡好觉,都说我应该是缺钙才导致抽筋的。”她说。但是她想不通的是,自己每天都喝牛奶,吃豆制品,算算每天钙的摄入量也达标,为啥还会缺钙呢?后来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原来是维生素D缺乏影响了钙的吸收。

二、原来如此

张大妈为什么会出现骨质疏松呢?因为她年轻时长期饮食不均衡,饮食中钙含量摄入过低。尤其是养育了四个孩子,哺乳期间体内所需的钙会比平时多,如果饮食中的钙不能满足需要,就会导致骨质含钙量低,为以后骨质疏松埋下了伏笔。

而刘老师饮食中钙的摄入量虽然充足,但是体内维生素D不足,进而影响了钙的吸收。但是刘老师为什么会出现维生素D缺乏呢?

人体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可以合成维生素D,女性平均每天接受阳光照射10~20分钟所合成的维生素D基本上能够满足身体的需要。而刘老师的防晒工作做得太好了,晒太阳时间太少,经由紫外线照射合成的维生素D不能够满足身体需要。所以,即便刘老师饮食摄入的钙是充足的,但没有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体内的钙也容易缺乏。

钙是我们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常量元素之一,一旦缺钙就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等病症。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因为缺钙导致的骨质疏松发生率接近40%。其中,女性发病率更高,约为49%;男性发病率稍低,约为23%。

相关调查表明,我国公民的钙摄入量普遍偏低,平均摄入量仅达到推荐摄入量的50%左右。加之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钙质流失加快,钙吸收能力下降,导致钙的需要量相对增加而钙实际摄入不足,缺钙成了大多数老年人避不开的健康难题。

骨质疏松虽然是困扰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之一,但骨质的强壮主要靠年轻时进行足够的运动、沐浴足够的阳光、摄入足够的钙。青春期是骨量增加的重要时期,至少26%的成人总骨量是在生长高峰的4年内形成,青春期末至少60%峰值骨量形成。青春期骨量积累不足会降低峰值骨量,继而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故而可以说:骨质疏松是一种老年时期具有病理结果的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疾病。青少年时期获得最佳的骨量增加是预防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条件。青春期所获得骨量的主要决定因素,除了遗传因素、激素因素,还与营养、运动、日照等关系密切。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观结构破坏为特征的、骨脆性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全身性疾病。注重饮食的营养平衡,充分摄取钙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至关重要。并且,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自幼年起就应注意平衡膳食和积极运动。营养治疗的目的是在合理能量和蛋白质供给的基础上,通过膳食补充钙、磷、维生素D等,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中医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列入“腰痛”“骨痹”“骨痿”“骨折”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老年人肾精亏虚、筋骨失养、骨之形质损伤所致,与先天不足、饮食内伤、劳欲过度等有关。病位在骨,病性是本虚标实,以肾虚髓减为本,风寒湿邪、瘀血闭阻为标,骨之形质损伤是其病理基础。

骨质疏松不是一日之间的突变,而是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改善饮食结构提高抗骨质疏松病变的能力。

三、吃出健康

(一)骨质疏松人群饮食需注意的几点

1.摄入充足的钙 推荐的成人每日钙摄入量为800毫克,50岁以上人群每日钙摄入量为1000~1200毫克。含钙高的食物有牛奶、乳制品、鱼类、豆类等。咖啡中的咖啡因可减少钙吸收,因此应防止咖啡的过多摄入。

140

(1)奶及奶制品。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适当,利于钙的吸收。牛奶应该作为日常补钙的主要食品,其他奶类制品如酸奶、奶酪也是良好的钙来源。100毫升牛奶的含钙量普遍可以达到100毫克,每天喝一杯牛奶(250毫升)、一杯酸奶(125毫升),基本上就可以满足近一半的钙需求。

(2)豆类及豆制品。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钙量也很高。特别是发酵后的豆制品,营养更丰富,老年人不妨多吃一些豆制品。

(3)鱼虾贝等海鲜类。虾皮、鱼、海带,可以带骨连壳吃的小鱼小虾也是高钙海产品。

(4)绿叶蔬菜。绿叶蔬菜大多是钙的中等来源,如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雪里蕻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补钙蔬菜。

2.补充维生素D 适当增加日光浴,每天15~30分钟暴露颈部以上及前臂部位即可获得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增加富含维生素D食物的摄入,如沙丁鱼、鳜鱼、青鱼等。可以增加适量的鱼肝油,但需注意不能过量摄入。

3.摄入适量的磷 保证每天1~1.5克磷的摄入,但不能过高,过量摄入磷可能诱发骨质疏松症。肝脏等内脏含有极高量的磷,因此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禁食高磷酸盐食物和动物内脏。

4.摄入充足的锌、铜 补钙的同时补微量元素锌和铜比单纯补钙效果好,含锌高的食品有红肉类食品、动物内脏、海产品(海鱼、牡蛎等)、蛋类、大豆、面筋及一些坚果(核桃、花生、松子、瓜子仁)等,含铜高的食物有虾、蟹、贝类、螺、动物肝脏、肾脏、脑、蘑菇、坚果、干黄豆、巧克力和可可粉等。

5.摄入适量的蛋白质 蛋白质可促进钙的吸收和储存,但过量摄入会促进钙的排泄,故应适量供给。肉、奶、蛋、坚果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是合成骨基质的重要原料。

6.避免摄入过多钠盐 钠的摄入量与尿钙排出量有很大关系,肾脏每排出2300毫克钠(相当于6克盐),同时就会损失40~60毫克的钙。钠盐摄入过多所带来的骨钙流失问题不可忽视。

7.科学烹调 谷类含有植酸,某些蔬菜富含草酸,可以与钙结合成不溶性钙盐而降低钙的吸收,故在烹调上应采取适当措施去除干扰钙吸收的因素。可在面粉、豆粉、玉米粉中加入发酵剂发酵一段时间,均可使植酸水解,增加钙游离。对含草酸高的蔬菜,可以先在沸水中焯一下,部分草酸溶于水后再烹调。

(二)骨质疏松症患者一日食谱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饮食总原则:宜吃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D及维生素C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忌食辛辣、过咸、过甜等刺激性食物。

022

021

(三)药膳方

药膳方一:桑葚牛骨汤

食材:桑葚25克,牛骨250克,酒、糖、姜、葱适量。

做法:将桑葚洗净,加少许酒和糖一起蒸制。牛骨置于砂锅中,加水,旺火煮沸,撇去浮沫,加姜、葱用文火炖煮,炖至牛骨发白,捞出牛骨,加入已蒸制好的桑葚,再煮20分钟即成,调味后即可饮用。

功效:滋阴补血、益肾强筋,适合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等人群服用。

药膳方二:枸杞粥

食材:枸杞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枸杞洗净,和粳米同煮成粥食用。

功效:可防治骨质疏松症。

药膳方三:枸杞炖羊肉

食材:羊腿肉500克,枸杞30克,山药50克,调料适量。

做法:羊肉先煮至八九成熟,切成方块,加少许姜末,放入枸杞、山药,加入清汤与调料,烧开后用文火炖至肉烂即可食用。

功效:补肾填精、壮腰健骨。

药膳方四:怀山枸杞甲鱼汤

食材:怀山药10~15克,枸杞5~10克,甲鱼1只,约500克。

144

做法:将甲鱼放入沸水烫死,剖开洗净,去肠脏,与山药、枸杞一起炖熟,加入姜、盐、酒少许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滋阴补肾、益气健脾,适用于阴虚的骨质疏松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