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酒精害了己——应酬一族怎么吃?
一、你听过吗?
身高1.7米的张叔,体重95千克,是左邻右舍公认的“胖叔”。前不久,他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病和血脂异常。可张叔一直没有弄明白,自己除了应酬多、爱喝酒,并没有其他不良嗜好,而且自己又不爱吃肉,平时还经常锻炼,可为什么就这么容易长胖呢?
小吴也有这样的困惑。大学毕业没几年,小吴的体重就增加了15千克。昔日玉树临风的身影被啤酒肚所代替,身体还要承受肥胖带来的各种疾患。在饮食方面,他现在跟在学校的时候没啥两样,反而有时候因为喝酒太多,饭量比原来小。作为一名销售人员,小吴的应酬很多,经常要出入各种饭局。为了谈业务,喝酒是必不可少的。加班回家晚的时候,偶尔还会吃个夜宵。今年去体检,小吴查出患了中度脂肪肝。
小吴查出患中度脂肪肝后,他的爱人很是忧心。咨询了医生之后,小吴的爱人也查了很多食谱,每天下了班就在家里做清淡可口的饭菜,希望把小吴的身体通过饮食的方式调理好。同时,还和小吴约法三章:出去聚会少饮酒,早起锻炼半个小时,晚上11点前睡觉。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小吴的气色好多了,每天都感觉神清气爽,近几年出现的啤酒肚竟也乖乖收了回去。邻居和同事见了都要夸上一句:“你真是越来越年轻了!”听得小吴心里乐开了花。去医院复查,脂肪肝的程度也有所减轻。小吴拉着爱人的手,若有所思地说:“健康才是最好的本钱啊!”
二、原来如此
酒主要有这几大类: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等。虽然酒中不含脂肪,但其诱发肥胖的“功力”可不容忽视。
(一)为什么饮酒可导致肥胖?
1.酒的能量系数高 酒是纯能量物质,1克酒精在体内代谢可产生7千卡热量。我们看到的酒一般用度数来标识,那么如何通过酒精的度数来计算热量呢?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酒的能量(千卡)=酒精浓度(%)×酒精密度
(克/毫升)×酒量(毫升)×7
例如:以某52度白酒为例,其酒精浓度为52%,酒精密度为0.8 克/毫升,酒精的能量系数为7,100毫升这种酒在体内代谢产生的能量为:52×0.8×100×7=291.2(千卡)。酒精的能量是纯热量,不含任何营养物质。在正常饮食的前提下喝酒,就可使摄入的能量超标,导致肥胖。
2.酒精抑制代谢 机体可以储存很多营养物质,但不能储存酒精,因此当酒精进入体内后,机体会想办法排出它。90%的酒精都在肝脏代谢,肝脏会优先开启解酒功能,最终将酒精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当肝脏优先处理酒精时,对其他营养素如糖、脂肪、蛋白质等的代谢作用就会减弱甚至中止,这些产能营养素就会转化成脂肪囤积在体内,导致肥胖。
3.喝酒容易超量 酒是液体,饮用后无饱腹感,容易超量饮用,原因如下:
(1)酒精抑制大脑生成抗利尿激素,会促进排尿,导致口渴,越渴越想喝。
(2)酒精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自制力下降,越喝越凶。
4.喝酒多在夜间 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下,人们白天都在忙工作,所以喝酒大多在晚上。从下班喝到深夜者比比皆是,而这段时间正是一天当中能量消耗最少、最容易贮存脂肪的时刻。喝完酒后很快入睡,能量无法得到消耗,就会变成脂肪囤积起来。
(二)哪些人应禁酒?
以酒精量计算,成年人一天摄入的酒精不宜超过15克,任何形式的酒精对人体健康都无益处。
孕妇、哺乳女性不应饮酒。研究显示,酒精对胎儿脑发育具有毒性作用。孕妇饮酒,即使是少量饮酒,也可能会给胎儿带来不良后果,酗酒更会导致胎儿畸形。酒精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健康,可能造成婴儿的某些认知功能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障碍等,所以孕妇、哺乳女性应禁酒。
青少年不应饮酒。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脏器功能还不完善,此时饮酒对身体的损害尤为严重。即便是少量饮酒,其注意力、记忆力、学习能力也会受损,思维速度会变得迟缓。特别是青少年对酒精的解毒能力弱,饮酒轻则会头痛,重则会造成昏迷甚至死亡。
(三)特定职业或特殊人群应控制饮酒
长期饮酒会让人丧失动作协调性,所以有些特定职业是严禁饮酒的,例如高空作业、精密仪器操控等需要注意力集中和需要技巧的工种。
有的人对酒精过敏,微量饮酒就会出现头晕、恶心、出冷汗等不良反应。正在服用头孢类药物者,患有高脂血症、胰腺炎、肝脏疾病等慢性疾病者,都不应饮酒。尿酸过高者不宜大量喝啤酒,以减少痛风发作风险。过量饮酒还会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行为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应该严禁酗酒,酒后不开车。
(四)提倡文明就餐,成年人饮酒应限量
每个人对于酒精的耐受程度有差异,有些人喝一点酒就会产生过敏反应,甚至昏迷;有些人虽然耐受力强,但过度饮酒对身体产生很大损害,可导致急、慢性酒精中毒及酒精性脂肪肝,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还会增加高血压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任何形式的酒精对人体都无益处。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 克,相当于啤酒450 毫升或葡萄酒150 毫升,或高度白酒30毫升。
三、吃出健康
首先,在饮酒之前要及时进食一些主食,如米饭、馒头、面条等,避免空腹饮酒。其次,勿将酒与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混在一起喝,因为饮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体吸收酒精。更不能将各种酒混在一起喝,因为各种酒成分、含量各不相同,相互混杂,发生化学反应,使人饮后易醉、头痛。
饮酒时,牢记“慢、少、多”的原则。“慢”是指慢慢下肚,不能大口大口猛喝;“少”是指每次喝的分量小,不能每次一杯斟满;“多”是指食饮结合,在饮酒的同时吃点主食、豆制品等保护胃和肝脏。喝酒时应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防止酒精对肝脏的损害;还可吃点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能保护肝脏。
饮酒之后,尽量饮用热汤,如用姜丝炖的鱼汤,解酒效果较佳。酒后切勿以浓茶醒酒,因为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痛。可以吃水果或者喝果汁,因为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中和酒精。也可以多喝水,促进酒精排出体外。
饮酒过量出现头痛、肠胃不适的人,则可以洗个热水澡,吃顿清淡的早餐,补充大量的水分,然后充分睡眠。
(一)经常喝酒的人可以多吃以下几种食物
1.柿子 柿子里面含有大量的果糖,可以使酒精氧化,加快酒精分解代谢。
2.甘蔗 甘蔗营养丰富,80%以上都是水分。喝酒后吃甘蔗可以补充酒精带走的水分,可以解酒,还可以改善过度饮酒造成的皮肤油腻或起皮的症状。经常喝酒的人吃甘蔗,可以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吃甘蔗的时候可以用榨汁机榨成果汁,效果更佳。
3.鲜橙 橙子营养丰富,有大量的维生素C,能够增强抵抗力,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保护肝脏。经常饮酒的人吃橙子可以降低患“三高”的可能性,还可以保护肝脏少受酒精的损伤。注意不要食用过多,一日一个即可。
4.蜂蜜 蜂蜜中含有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分解吸收,减轻饮酒后头痛的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另外,蜂蜜还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第二天起床后也不会头痛。
5.葡萄 新鲜葡萄治酒后反胃、恶心,如果在饮酒前吃,还能有效预防醉酒。
6.酸奶 酸奶钙含量丰富,能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对缓解酒后烦躁尤其有效。
7.香蕉 香蕉治酒后心悸、胸闷。酒后吃根香蕉,能增加血糖浓度,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比例,达到解酒目的。同时,它还能减轻心悸症状、消除胸口郁闷。
8.橄榄 橄榄治酒后厌食。橄榄自古以来就是醒酒、清胃热、促食欲的“良药”,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冰糖炖服。
饮酒者要养肝护肝,可以从饮食方面做起,可以通过在一日三餐中添加一些补益肝肾的美食来达到滋养肝肾的目的。下面这些食谱都是有养肝作用的,可以在三餐中多吃。
(二)药膳方
药膳方一:枸杞叶猪肝粥
食材:枸杞叶50克,猪肝100克。
做法:将猪肝用盐洗净后切片备用,锅内加适量清水和大米煮成粥,将枸杞叶放进去稍微煮几分钟后,将猪肝和姜丝一起放入粥内煮至猪肝熟即可关火,加上食盐、香油、胡椒粉等调料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猪肝补血,枸杞叶清热降火,两者搭配能补肝明目。
药膳方二:菊花粥
食材:菊花10克,大米50克。
做法:取适量干菊花洗净,然后和大米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熬成粥,加些冰糖调味食用即可。
功效:菊花有清肝明目的作用,菊花粥可以降肝火、养肝气。
药膳方三:桑葚粥
食材:桑葚(干)15克,糯米50克。
做法:将桑葚洗干净后,和等量糯米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冰糖一起熬成粥食用。
功效:桑葚益肝肾,和糯米一起熬粥效果更佳。
药膳方四:五味子粥
食材:五味子5克,大米50克。
做法:将大米和五味子一起煮成粥食用即可。
功效:有养肝补肾、护胃解酒的作用。
药膳方五:葛花水
食材:葛花6克。
做法:将中药葛花用开水冲泡饮用即可。
功效:葛花有护肝解酒的作用。
药膳方六:菠菜猪肝汤
食材:菠菜50克,猪肝50克。
做法:猪肝洗净后切片,用食盐、胡椒粉和少量淀粉腌制10分钟;菠菜焯水捞起。腌制好的猪肝也放入开水中焯烫半分钟捞起,另起一锅加入高汤烧开,将猪肝和姜片放入其中稍煮,最后放入菠菜、枸杞、香油等料即可。
功效:补肝养血。
药膳方七:养肝茶
食材:山楂3克,菊花3克,枸杞6克,炒薏米3克。
做法:将山楂、菊花、枸杞和炒熟的薏米一起放入杯中加开水焖泡出味后饮用。
功效:养肝排毒、清肝明目。
药膳方八:桑葚桂圆糯米粥
食材:桑葚5克,桂圆20克,糯米25克,大米25克,枸杞6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桑葚、桂圆、糯米、大米、枸杞、冰糖等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熬成粥即可。
功效:滋阴补血、补益肝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