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食谱减压除烦——更年期人群怎么吃?
一、你见过吗?
“烦透了,真是烦透了,哪哪都难受!”这是张女士刚刚在朋友圈发的消息。
50岁的张女士对“更年期”这个词并不陌生,身边的亲戚和同事已经有几个得了更年期综合征——时不时就突然出现潮热、出汗,晚上还失眠。张女士暗自祈盼更年期来得晚一些!
不承想,最近一段时间,她经常莫名地感到乏力、心慌气短、烦躁。例假也跟着添乱,时间不固定不说,有时量还特别大。随之而来的是失眠,一夜无梦的睡眠对她来说成了奢侈的事情,她经常辗转反侧,睁眼等天明。第二天难免感觉疲倦、焦躁,一件小事都能轻易激惹她,不是和孩子拌嘴,就是和爱人吵架。爱人说:“你这就是自己想出来的病!”爱人的不理解让张女士总在生闷气,家庭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
更让她抓狂的是,她总感觉耳边有人在窃窃私语,上班时头一直昏昏沉沉的,做什么事扭头就忘,不管她怎么自我提醒,注意力就是集中不起来,好几次甚至还走错了办公室。
“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更年期了,到医院检查还真中招了。”张女士一边叹气一边说。
有人说,更年期熬一熬就过去了。但是有一定医学知识储备的张女士知道,身体异常不能拖,还是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二、原来如此
从医学角度来说,更年期也叫围绝经期,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一年的时期,也是机体功能走向老年的过渡时期。
目前我国女性平均绝经年龄为49岁,更年期一般发生于40~60岁。处于这个时期的女性,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如心烦气躁、夜间盗汗、失眠多梦、情绪焦虑、头晕耳鸣等,有的女性还会出现胸闷、心悸等类似于心脏病的症状,但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改变。
更年期女性常被这一系列的不适症状所困扰,影响了身心健康。其中,最典型的表现有以下四点:
一是月经紊乱。这是更年期女性较普遍和突出的表现。月经经常延迟,甚至几个月才来潮一次,经量也逐渐减少。
二是阵热潮红。血管舒缩症状是更年期主要特征之一, 主要表现为潮热、出汗,持续时间多为15分钟以内。
三是骨质疏松。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钙难以在骨骼中沉淀,绝经后的女性骨质丢失严重,容易造成骨质疏松,表现为腰背、四肢疼痛,严重者可造成骨折。
四是肥胖。内分泌失调容易出现身材走形的情况,腹部、腰部、臀部会堆积大量的脂肪形成肥胖,这也是更年期重要表现之一。
要改善这些症状,合理膳食非常重要,能帮助女性顺利度过更年期。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指导意见,更年期女性饮食要注意控制总热量,每日主食只要能满足身体的需要量即可,不可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保证蛋白质的供应,宜选择不同的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混合食用,以缓和卵巢功能退化,维持其功能;补充富含钙和维生素的食物,如乳类、蛋、肉、豆类等,养成每日饮用1~2杯奶的习惯,对防治更年期骨质疏松很有帮助。同时,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补充维生素摄入,能够帮助机体增强免疫力,减轻更年期症状,延缓衰老。
当然,每天的蔬菜水果也不能少,还要吃适量粗粮,保证膳食纤维和水的摄入。
蔬菜和水果是摄入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新鲜蔬果含有的维生素C,能够有效遏止体内的自由基,果蔬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都有助于人体提高免疫功能,保护女性身体,延迟更年期的到来。此外,果蔬中含有的很多植物化学物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对于提高身体抵抗力也有一定作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每日蔬菜不少于300克,水果不少于300克,果汁不能替代鲜果。
粗粮中含有的纤维素能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糖;部分纤维素在胃中膨胀,让人产生饱腹感,从而减少了热量的摄入。
足量饮水益健康。每日最少饮水1500~1700毫升(7~8杯水),不应在感到口渴时才饮水,应该有规律地主动饮水。
三、吃出健康
进入更年期,体内激素水平紊乱,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问题。那么更年期该怎么吃呢?更年期的管理应该是饮食、运动以及心理等方面的综合管理。
更年期是女性一生中既特殊又重要的一个时期,不管是将要步入更年期的女性,还是已经处在更年期的女性,都要讲究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通过饮食调养,减轻更年期的不适症状,延缓衰老。另外,更年期女性还应该从疏解生活压力、保持良好心态,加强自身修养,坚持适量运动等方面加以注意,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第一,食物要品种多样,以谷类为主。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保证饮食的多样化,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一味地进补并不会对身体有利,最重要的是营养均衡。更年期女性身体代谢率明显下降,血脂、血糖异常,肥胖致病的风险也明显增高,长期不合理的饮食也会增加更年期症状。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人群谷类、豆类、奶类、鱼虾类及坚果类食物摄入不足,而禽畜肉类和油脂类食物摄入容易超标。所以作为更年期女性,如果想身体健康,首先要做到饮食均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指出:每天摄入的谷类食物200~300克,其中全谷类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 100克。
第二,要粗细搭配,多吃蔬果、薯类和豆制品。食物过于精细是现代人的饮食通病,对于更年期的女性来说,饮食上更适宜粗细搭配,平时多吃蔬菜和水果,因为粗加工后的粮谷和豆类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植物蛋白和纤维素,而蔬菜和水果中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够补充更年期妇女的各种营养需求,减轻更年期的临床症状。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丰富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在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各类豆制品都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钙锌等矿物质、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符合更年期女性朋友的营养需求。大豆(黄豆)还含有一种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具有类似人体雌激素的作用。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对缓解更年期症状、延缓女性衰老和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都有一定作用。更年期女性每日可食用100克豆腐或300~400毫升豆浆。
第三,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少食油腻食品。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更年期妇女每日蛋白质的摄入不仅要在数量上有讲究,更要注重摄入优质蛋白质,如此方能有效调整内分泌,减轻更年期障碍。平时要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肝脏、鸡蛋、牛奶、鱼肉等,以改善更年期妇女由于月经紊乱造成失血过多所致的不良症状。更年期妇女由于内分泌调解功能减退,可能出现暂时性胃肠功能紊乱,如消化不良,故更年期女性应禁食或少食油腻食品,特别是油炸类食品,以免加重胃肠负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指出: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者300~500克,蛋类300~500克,畜禽肉300~ 500克。
第四,要适当补充钙铁,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和骨组织合成代谢的下降,容易引起钙质流失,发生骨质疏松症,所以绝经后的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比例明显升高。同时这一时期的女性受体内激素的影响,情绪不稳定,若体内钙含量不足,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增加精神及生理上的痛苦。
因此,补钙对更年期的妇女来说尤其重要。绝经前的妇女每天需补钙1000毫克,绝经后每天需补充钙1500毫克,才能满足身体对钙的需求量。平时可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可以通过多食用奶制品、豆制品和海藻类等,经常晒太阳,补充钙质以及维生素D等方式改善,增强钙的吸收。少食用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如菠菜,以免影响钙质的吸收。以上方法对预防更年期后的骨质疏松症很有好处。但同时需要注意,减少咖啡、浓茶以及酒精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有可能增加骨矿物质的丢失,加重骨质疏松。
第五,拒绝刺激,饮食清淡。由于更年期的特殊生理反应,吃过多的刺激性食物会加重其症状,所以更年期女性饮食要清淡,减少摄取高脂肪食物和糖类,少吃肥肉等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食物,应该多食用各种鱼类等优质蛋白以及高纤维素食物。优质蛋白有利于补充体力,瘦肉、猪血等富含铁的食物有利于缓解由于月经紊乱造成的贫血。而高纤维食物富含多种维生素,如富含B族维生素的玉米、小米、燕麦等,有利于稳定神经细胞,对缓解更年期焦虑、失眠等神经症状有效。
第六,低脂、低糖饮食。更年期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对血脂的调节作用减弱,往往会出现高血脂。高脂肪膳食可升高血脂,不同脂肪酸对血脂的影响也不同。更年期女性平时宜摄入适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使血浆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在平常的饮食中宜多选择植物油,如菜籽油、葵花籽油和橄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由于这一时期的妇女活动量减少,热能消耗降低,食糖过多会增加胰岛负担,易发生糖代谢紊乱,增加患糖尿病的概率;糖类进食过多,能促进肝脏合成脂类,使血脂升高,增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机会,还可能引起脂肪肝和肥胖,增加心脏的负担。
第七,一定要适当进行锻炼。确保吃动平衡,更年期女性每周至少要保证5天中等强度的运动,适当地进行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不但可以帮助更年期女性改善情绪,还可以控制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