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名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
世界第一名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
1963年6月16日至19日,捷列什科娃驾驶“东方6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70小时50分钟,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太空人。
从纺织女工到航天员
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芙娜·捷列什科娃(Валентина Владимировна Терешкова),1937年3月6日出生在苏联雅罗斯拉夫尔州图塔联夫区马斯连尼科沃村。她的父亲在前线阵亡,母亲一个人辛苦地把她和其他两个孩子拉扯大。1955年中学毕业后,捷列什科娃进入纺织厂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的纺织女工。虽然只是一名小小的纺织女工,捷列什科娃却拥有许多大胆的梦想。
捷列什科娃的身体条件十分出众,这和她从小就十分喜欢运动不无关系。她擅长滑雪和游泳,并且多次横渡伏尔加河。在工作之余,她一直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偶然的一次机会,她观看了跳伞俱乐部姑娘们的跳伞,从此迷上了这项勇敢者的运动。1958年,她加入了跳伞俱乐部。但这项运动绝不像看起来那么优美迷人。第一次跳伞给她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她后来回忆说:“在空中,我看到白云在漂浮,看到伏尔加河在太阳照耀下闪着银光,树林变成了一条条绿色的带子。当你感觉到气流的强烈冲击时,你会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天空和空气。高度带来胜利的喜悦,精彩而辽阔的世界在我的眼前展开。”
1961年,加加林首航太空归来。捷列什科娃同许多姑娘一样,非常羡慕这位太空“天王”,并与女友一起联名上书航天部门,要求培养女航天员登天。没想到这封信引起了重视,没两天她们便被邀请去莫斯科座谈。这些姑娘兴奋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并希望成为第一批女航天员。
经过严格的体检,捷列什科娃被选入首批女航天员队伍。据捷列什科娃自己的描述,当宣布名单时,她极其兴奋和激动,“简直欣喜若狂”。
“捷”足先登
航天员的训练并不同于一般的飞行员或者跳伞运动员训练。捷列什科娃入队后的新奇和兴奋感很快就被严酷的训练所代替。大名鼎鼎的航天员加加林负责管理她们这些人。在捷列什科娃的印象中,“加加林温和、友好地对待每一个队员,一直训练了约一年左右”。
捷列什科娃曾用“残酷”来形容这一年的训练。大多数女学员都是优秀飞行员或运动员,体能训练对她们来说相对容易,作为普通学员的捷列什科娃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在这一年中,她们学习了有关空间医学、火箭发动机、天体运行机制、轨道动力学、天文学和宇宙飞船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接受了生存训练、空降技巧训练、无线电联络技术指导以及模拟的空间飞行特殊情况的专门训练,还有许许多多令人无法想象的体能和心理训练。捷列什科娃后来回忆说:“女性进入太空在准备期绝对要付出几倍于男性的努力。宇宙对我们妇女既不多情,也不宽厚,因此我们要接受与男子完全一样的训练。”
经过一年左右的艰苦训练,捷列什科娃被选中上天。其实一开始谁也不知道“1号”是谁,直到上天前两周才决定从捷列什科娃和索洛维约娃中选一个,最终让谁飞由上级决定。由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阶级立场”是重要的标准之一,而捷列什科娃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索洛维约娃则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于是,捷列什科娃“捷”足先登,最终被选中。
太空“海鸥”
1963年6月16日清晨,捷列什科娃穿上她那件笨重的太空服,前往火箭发射场。她的太空服虽然超过了90千克重,但与男航天员的太空服相比还算漂亮:胸前一侧绣了一只美丽的和平鸽,另一侧绣的是一只海鸥,她此次的飞行代号就是“海鸥”。
火箭载着“东方6号”冲天而起,巨大的加速度加大了地心引力对航天员的作用,作用最大时达到了地心引力的5倍,这意味着捷列什科娃会感到自己的重量是平时的5倍。“东方6号”进入轨道后,与6月14日发射的飞船“东方5号”进行联合飞行。飞船的速度是每小时两万八千千米,每86分钟就绕地球一圈。
捷列什科娃是这样回忆自己的首次太空飞行的:
“我稳坐在宇宙飞船的密封舱内,没有想到自己的家庭,也没有想过是否能返回地球。我脑子里只装着未来24小时内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拍照片并且做科学实验。但是,最值得一提的是,当我在太空中看到无比壮观的地球时,实在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对它产生了深深的眷恋。我向这颗美丽的星星——地球提出延长在太空逗留的时间,领导批准我绕地球运转48圈。我飞行了70小时50分钟,航行约两百万千米,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我在宇宙飞船中就像在自己家中一样。我几乎一点也没睡,因为我不想漏掉任何细节。有件事使我奇怪,在地球上我常常梦见许多事情,而在太空中,我却没做过任何梦。也许因为我用皮带紧紧地捆住自己,一点睡意也没有。”
“飞船的速度是每小时两万八千千米,我用86分钟就绕地球一圈。在地球上难以想象我们的星球是那么美丽壮观,它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光泽。它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至今我在梦中还常常浮现出它那动人的画面。”
捷列什科娃的原定飞行时间为一天,由于她感觉身体状况很好,于是向地面指挥中心提出延长在太空逗留的时间。地面指挥部允许她多飞了两天。
捷列什科娃在太空一共飞行了约71小时,绕地48圈。迄今为止,她仍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在太空单独飞行3天的女性。在这次飞行中,她完成了生物医学实验和科技考察计划,并证明了妇女也能在太空正常生活和工作。
当捷列什科娃随着降落伞飘然降落时,成千上万等候在地面上的人向她涌来,祝贺她勇敢地完成了航天史上的一次壮举。一位老太太好奇地问:“姑娘,你在天上看见上帝了吗?”她幽默地回答说:“没有,也许我的轨道与上帝的轨道不同。”老太太感激地说:“谢谢姑娘,你没有骗我。”
婚姻问题惊动苏共总书记
捷列什科娃载誉归来五个月后,就闪电式地与苏联第三号航天员安德里安·尼古拉耶夫结了婚,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员之家。1964年6月8日,捷列什科娃生下一个女孩,取名耶莉娜。耶莉娜以其父母都是航天员而闻名。
不过,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不和谐的调子。苏联空军负责管理航天员的卡马宁将军曾在他们婚礼一周后的日记中写道:“对于政治和科学来说,他们的婚姻可能是有益的;但是我根本不相信瓦莲金娜真爱安德里安。他们的性格完全不同——她热情如火,他静如止水;两人都是个性很强的人,没有谁会主动服从对方……”
不过,两人还是在一起生活了19年。只是从1979年年中开始,人们发现他们很少在一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当时并未正式离婚。据说,捷列什科娃与尼古拉耶夫的个人问题最后惊动了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最后是他亲自批准了两人的离婚请求。
中国之行
1963年的太空飞行是捷列什科娃一生中唯一一次的太空之旅,此后她没能再入太空。为了更专心地从事挚爱的航天事业,她辞去了俄罗斯政府下属的国际科学和文化合作中心主任的职务,担任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高级研究员。从太空归来后,捷列什科娃被誉为“民族英雄”“世纪女性”,获得联合国和平金奖、列宁勋章等,是世界上十几个城市的荣誉市民,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也以她的名字命名。捷列什科娃感慨地说:“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曾有幸成为人类最早开拓航天道路的一员。尽管历尽千辛万苦,但看到那么多人踏上我们开辟的道路,真让人欣慰。”
1995年9月,捷列什科娃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第4届世界妇女大会。“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后,她又来中国参观了中国科技馆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她说,杨利伟的太空之行是中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谈到中国曾有计划选拔女航天员时,捷列什科娃眼睛亮了:“我知道中国有‘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说法。我充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空将迎来美丽的中国姑娘!”
她建议:未来的中国女航天员“做好地面的训练至关重要”,“太空工作是在失重条件下进行的,十分复杂而紧张,随时可能出现许多不可预见的情况,因此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太空不会优待妇女,她们的工作条件与男性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