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漫步太空的中国人——翟志刚
首位漫步太空的中国人——翟志刚
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当翟志刚从“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缓慢而坚定地迈向太空的一刹那,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就此诞生。
慈母送他去飞行
1966年11月21日,翟志刚出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的一个小乡村。父亲长年卧病在床,一个大家庭全靠母亲支撑。
小的时候,翟志刚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但目不识丁的母亲对子女上学却毫不含糊。她说:“咱翟家砸锅卖铁也要供几个孩子读书。”在那个贫困的小村庄里,翟家是极少数几户能将全部子女送去上学的家庭,而且一直供到高中。
母亲怀着坚定的信念,不仅要让儿女们吃饱饭,还要供他们读书成才。年近六旬的她买来生瓜子,自己炒熟,每天起早贪黑地到街上去卖。黑龙江的冬天,天寒地冻,瘦小的她为了能多挣几毛钱,在电影院门口跺着脚等待晚场的人们出来能买一点瓜子。
有一次,翟志刚去街上接母亲回家时,在昏暗的街灯下看到母亲被冻得瑟瑟发抖的身躯,真想大哭一场。但是年幼的他从母亲身上学会了隐忍和坚强,将泪水咽回肚里,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考上高中后,翟志刚萌生了退学的想法,他含着热泪对母亲说:“妈妈,我不想继续念书了,我要帮您老人家支撑起这个家。”
谁知一向温和的老母亲发了火。她流着泪对翟志刚说:“妈不识字,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我认准一个理,你这个书必须念下去!”
1985年6月,空军飞行学院来招飞,翟志刚高兴地报了名。当亲朋好友跑来告诉母亲他考上空军飞行学院的消息时,母亲比他还激动。临走的前一天,母亲从贴身的小包里掏出带着体温的20元钱,硬塞到儿子手里。翟志刚忍不住心酸,搂住白发苍苍的母亲哭了……
翟志刚到学校以后,每月津贴12元,他只留下两元,其余全部寄给了母亲。他知道母亲喜欢喝糖水,就托人给母亲捎去白糖、奶粉。在母亲殷切目光的注视下,翟志刚一步步成长起来,先后任飞行中队长、飞行教员。
两次与“飞天”失之交臂
翟志刚入选航天员队伍10年,两次入选“神五”“神六”梯队,两次与“飞天”失之交臂。
2003年“神五”飞天前,翟志刚和杨利伟、聂海胜同时成为“神五”的备选航天员。在“神五”发射的前一天,虽然任务指挥部并没有明确通知参加首次载人飞行的最终人选,但翟志刚心里清楚,沉稳冷静、技术精湛的杨利伟最有可能入选。因此,在做好自己参试准备的同时,他开始有意识帮助杨利伟复习飞行操作的细节,为他整理随身生活用品,并让他最先一个参加临射前医学检查,以便留给他更多的休息时间。
在杨利伟被确定为“神五”航天员后,翟志刚和聂海胜陪着即将出征的杨利伟在媒体面前亮相,做出征前的汇报。作为备选航天员,他们一直将杨利伟送到“神五”舱口。当所有镜头灯光都对准杨利伟时,他们一直微笑着向人群挥手。
“当时为杨利伟捏了一把汗,并没有想‘他上了,我没能上’。”翟志刚这样回忆当时的感受。
翟志刚在“神六”发射前再次成为热门人选,而同样可惜的是,他再次与之失之交臂。有记者问他,距离那么近,却没有得到,会不会觉得惋惜?他说:“就是因为太近了,所以跟着一样光荣。”
因为强烈的荣誉感,翟志刚一直努力,等待实现飞天梦想,他曾这样表白:“如果‘神七’还是擦肩而过,我还是要继续努力。”
终圆飞天梦
十年磨一剑,翟志刚终圆飞天梦。2008年6月,他入选“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乘组,并担任了“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的指令长。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点43分24秒,全中国的目光都锁定在距地面高度343千米的“神舟七号”——通过摄像机,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翟志刚迈入太空的这历史性一步。
翟志刚穿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右臂上,胡锦涛主席题写的红色“飞天”两字清晰可见。
“‘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请祖国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翟志刚用他洪亮的嗓音,说出了世界上第354个出舱的航天员进入太空后的第一句宣言。
然后,他把两个安全系绳的挂钩全部改挂到右侧的扶手上,全身飘出了飞船——此时,飞船正处于祖国上空。
鲜红的旗帜、雪白的“飞天”、银色的飞船、深黑色的太空,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
随后,翟志刚朝轨道舱固体润滑材料试验样品安装处缓缓移动,取回样品,递给航天员刘伯明。
此后,太空变成了翟志刚的个人舞台。
转身、飘移、再转身、再飘移……这个舞场上的交谊舞高手,第一次开始了他的、也是中华民族在太空的浪漫舞步。
安装在飞船舱壁上的两个摄像头,将这一美妙的画面传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神舟七号’准备返回轨道舱。”
在刘伯明的帮助下,翟志刚脚先头后,缓缓进舱。16时59分,翟志刚在舱内拉下轨道舱舱门,轻轻推向头顶,舱口很快只剩下一圈光线。17时00分35秒,翟志刚再一用力,舱门关上。
当翟志刚完成出舱活动后顺利返回“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技术突破,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其间,翟志刚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千米。在此后与地面的通话中,翟志刚说:“太空漫步的感觉很好,真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多才多艺
翟志刚给许多人留下的第一印象都是英俊、帅气。殊不知,他还多才多艺,是航天员里的“明星”。他平时不仅喜欢唱歌,而且十分擅长跳交谊舞,每逢航天员们办舞会,“满场飞的总是翟志刚”。他有模有样的优雅舞姿,总是牢牢吸引着观众们的目光。
模仿赵本山的戏剧小品,也是翟志刚的拿手绝活。这得益于他对赵本山小品的痴迷。一看到电视上播放赵本山的小品,他就死盯屏幕不放。他常说自己和赵本山都是东北人,虽然一个在黑龙江齐齐哈尔,一个在辽宁铁岭,但也算是半拉子老乡。不仅爱看赵本山的表演,他还要去模仿,纯正的东北方言从他嘴里说出来,似乎都透着苞米茬子加高粱米味。
翟志刚还有个不为人知的爱好——玩电动玩具。每次给儿子买回电动玩具来,他都自己先玩个痛快,再给儿子当教练。
“我好动,不好静;好冒险,不好保守。所有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包括游戏都喜欢。”翟志刚这样概括自己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