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羊娃到航天英雄——聂海胜

从放羊娃到航天英雄——聂海胜

2005年10月17日,聂海胜和我国另一名航天员费俊龙乘坐“神舟六号”返回舱平安着陆在内蒙古的苍茫草原,他们在太空飞行了115.5小时,这是“神五”飞行时间的5倍多,创造了中国人遨游太空时长的新纪录!

为飞翔而生

1964年,聂海胜诞生于湖北枣阳的一个小村庄。儿时的一天,他在山坡上放羊躺在草丛中睡觉,突然梦见自己长出一双大大的翅膀飞上了蓝天。那时,他还是一个贫困的放羊娃,从来没有见过飞机。

img160

只不过,聂海胜飞翔的天路一直崎岖坎坷。

小时候,聂海胜家境贫寒,他经常穿姐姐的旧衣服,打赤脚。每天吃的都是杂面饼和红薯面做的黑窝头,萝卜干、咸菜、大酱是家中餐桌上的主菜。父母常常为几元钱的学费东挪西借。兔子,有时成了他交到老师手中的“学费”。有一次,他把一条摸来的二三十斤重的大鱼卖给老师,拿两元钱交了学费。

聂海胜知道学习的机会难得,所以一直很刻苦,寝室里一般都准时关灯,有时背诵内容没记住,他就在校园的路灯下读书。他的数学成绩特别好,考试几乎总是第一个交卷,而且经常是满分。

16岁上初中时,父亲病逝,这对本来就十分贫寒的聂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于是聂海胜忍痛放弃学业,帮家里干活。作为班上的尖子生,班主任非常喜欢这个勤奋好学肯吃苦的孩子。他力劝聂海胜的母亲,希望聂海胜能继续学业。在老师的劝说下,聂海胜终于复学。当他看到母亲一路小跑到田里告诉他这个消息时,他不禁扑到母亲的怀里失声痛哭。

img161

从此,聂海胜学习更加刻苦努力,为了节省开支,他的下饭菜就只有咸菜和辣椒。虽然学校给了他助学金,但每次放假,他都去打工、做农活,挣上十几块钱,攒够上高中的学费。

聂海胜自小平衡能力和心理素质就好。高中时,学校旁有一条排水管道,离地有一层多楼高,同学们都不敢在上面走,唯独他能轻松走下来。而且,他从小就喜欢飞机,家里虽然穷,但他经常从同学那里借来一些关于飞机的书。有一次上美术课,老师布置搞一些小创作,他的作品是用泥巴做的3个飞机模型,当时就获得了老师的表扬。

终圆飞翔梦

聂海胜曾说:“吃苦多的人,遇到什么都想得开。”高中毕业时,正好赶上航校招飞行员,聂海胜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机会,并如愿以偿被录取。临行前,他只背了一个书包,没有更多的行李。他不让母亲送行,是怕母亲难过。

在航校,聂海胜很快就表现出过人的飞行天赋。不久,他就成了同行中第一个放单飞的人,教官让他给其他学员讲讲飞行体会,不善言辞的他只说了一句话:“啥也不想,只管飞!”

事实上,飞行远不像聂海胜说得那般轻松。每一次飞行前,他都要手拿模型将飞行路线、飞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反反复复演练数遍,做到准确无误。正是凭借这种严谨的态度和反复的演练,他以优秀的成绩提前毕业。

不过,几乎每个航天员都有过惊险刺激的独特经历,聂海胜也不例外。

1989年6月12日,聂海胜改任空军某部歼击机飞行员。第二天,他在飞行中就遇到了事故。当时,他正驾着某型歼击机在4000多米的高空执行任务,突然“砰”地一声爆响,发动机停止了。飞机一下子转速下降、机体下坠,舱内温度急剧上升。

聂海胜一边镇定地向地面报告,一边试图排除故障。所有的办法都尝试过了,然而飞机还在下坠。地面指挥让聂海胜弃机跳伞,但他没有放弃,做了最后的努力,试着让歼击机滑行,但因距离太远没有成功。

当歼击机距地面只有400多米时,他不得不按下了弹射开关,然后觉得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img162

当聂海胜睁开眼睛时,才发现自己落在了稻田里,歼击机摔在100多米远的山沟里,扎进土里十几米,着火爆炸了。而他本人除了掉了一只鞋以外,完好无恙。后查明,此次事故是因为发动机压缩器上的叶片出了机械故障造成的。鉴于聂海胜在危急时刻沉着冷静地处置险情、想尽一切办法挽救飞机的勇敢精神,当年部队为他记了三等功。

设“圈套”赢得妻子同意入选航天员

1995年10月下旬,空军和国防科工委开始进行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得知这个消息,聂海胜兴奋不已,赶忙喜滋滋地跑回家找爱妻聂捷琳商量。

听说丈夫要报考航天员,聂捷琳陷入了沉思中,继而不同意。因为在她心中,丈夫能每日平安归来比什么都重要。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惨景,使她一想起就脊背发冷。况且,她早已习惯了每个周五和女儿一起迎接飞行员丈夫归来的家庭生活,这种平静的日子突然之间要被打破,她真的接受不了。

这是他们夫妻相处多年来第一次出现重大分歧。聂捷琳一直忧心忡忡,尽管她知道丈夫的脾气也很倔,但她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丈夫能放弃。一天,两人又为此事发生了争执,聂捷琳继而对丈夫劝道:“这种事十几亿中国人都没谁做过,太危险了,我担心你!”

img163

“正是别人没有做过,我才更要去探索!”聂海胜不容置疑地答道。“反正我不同意你去!”聂捷琳见丈夫态度如此强硬,也开始发火了。

“不同意我也要去!”聂海胜硬邦邦地回敬道。“那就离婚好了。”说到气头上,聂捷琳也抛出了杀手锏。

聂海胜并没有死心,他一直在寻找机会说服妻子。为了不错失良机,聂海胜瞒着妻子参加了体检。聂捷琳态度坚决,聂海胜一步不让,他们之间的冷战持续了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机会终于来了。周末,很少陪伴妻子逛街的聂海胜陪妻子在市区逛了足足一天,晚上又请妻子在高级饭店吃饭。这天妻子的心情格外好。看到妻子开心的样子,聂海胜趁机说:“你也知道,做航天员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再说,你同意我去,我也未必选得上,是不是?”

聂捷琳一想,也对呀,即便同意他去,也未必能选上,何必要和丈夫较这个劲呢?

看见妻子的态度有了转变,聂海胜别提有多兴奋了。他赶紧掏出一直带在身边的调研人员留下的电话号码拨过去,激动地大声说:“我老婆同意啦!”聂捷琳这才恍然大悟:唉,中了丈夫的圈套!

1998年1月,我国第一个航天员大队在北京航天城成立,聂海胜以出色的表现最终成为14名航天员中的一员。

梦圆太空

img164

2004年春节刚过,聂海胜及其所在的航天员大队就开始投入“神六”载人飞天的紧急训练之中。“神六”飞行不是“神五”的简单重复,两名航天员将在轨道舱里开展空间技术试验,多天后才返回,面临的风险更大,对航天员的训练要求也更高。聂海胜在飞船标准调整后,体重有点超标。他坚持5000米长跑和大运动量训练,最终成功将体重保持在67千克的标准之内,并具备了飞天的所有条件,成了首次多人多天飞行的航天员。

因为“神六”飞天的两名航天员需要在飞行过程中配合得天衣无缝,这就意味着作为“神舟五号”首飞梯队成员,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练起。

“神五”“神六”大部分训练是相同的。但“神六”飞行时间长,针对这个增加了卧床训练,需要航天员躺五天五夜。聂海胜说:“第一天感觉腰疼,后来感觉越来越轻,时间长了就习惯了。我就是很平淡地这样走过来的,情绪起伏不是很明显,航天员不会有大喜大悲的情绪。”

img165

这次飞行是真正意义上的在太空生活和工作,聂海胜说:“杨利伟已经实现了飞天梦想,我们需要进一步去了解太空,了解外层空间,了解外星球,为以后更深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我们还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应该说这个事业,我不来也会有人来,但是我能来的话为什么不来呢?当然,这个事是有风险的,但什么事情都有风险。既然选择了,我就愿为之奋斗。”

2005年10月12日,聂海胜与费俊龙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神舟六号”飞船在轨飞行第二、第三天,正是空间运动病的高发期,聂海胜与费俊龙采取灵活的处理方法和对抗措施,帮助对方进行心理放松,有效地防止和解除了空间运动病的威胁,保证了工作效率,并在失重状态下进行多种动作尝试,为今后的飞行任务提供了有益尝试。

在太空工作的115小时32分钟,他和费俊龙沉着冷静,坚毅果敢,以“零失误”的标准出色地完成了所有预定程序和操作规程,并且首次进入轨道舱进行空间科学实验,首次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2005年10月17日,聂海胜与费俊龙后顺利完成各项空间实验活动后安全返回地面。

img166

聂海胜和费俊龙在太空一共飞行115.5小时,这是“神五”飞行时间的5倍多。五昼夜的太空之旅,费俊龙和聂海胜不仅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行程最远的人,而且在太空中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纪录:第一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第一次进入轨道舱;第一次实施对地观测、海洋污染监测、大气状况监测、植被状况监测以及生物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第一次在太空完成压力服穿脱试验、吃上热食和复水食品……

img167

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聂海胜“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